>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谈谈太极练习的范围(正文)

谈谈太极练习的范围

2008-05-29
核心提示:浅见,谨表理解,众尽论   太极拳当中尤其是陈氏太极拳是所有太极拳的根源,我一直认为太极拳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练习的,更不像很...
  
浅见,谨表理解,众尽论

       太极拳当中尤其是陈氏太极拳是所有太极拳的根源,我一直认为太极拳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练习的,更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都是老人练习的拳种,在这一点上中国武术院有很大的责任,创编了推广套路,可以来适应更广泛的人群,但是要知道得到一种东西都是以付出更多为代价的,虽然练习的人数多了,一是造成了一种视觉错觉,大家都认为太极拳是老人的专利,二是这些普遍练习的人群中占有的只是数量上的优势,在高端的资源上是不具备优势的。就比如你是一个老师,你愿意培养一个很有希望的苗子呢还是愿意来浪费时间得到的只是这个学生来把你的付出只是做为一种他生命中很小很小的经历,就像栽植一株树苗,没有谁希望这个树苗是一直在徘徊不成长的。

        传统的太极拳和规定套路以及自选的套路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就是经过改革的太极拳已经很难用太极的这个语言来表示了,太极是一种不丢不顶,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不为天下先的中庸,是一种境界,不是现在套路种表现的谁的难度多谁的难度大谁的太极就是好的,就是第一,就现在的竞技太极来讲,哪位运动员可以把太极真正表达出来的,我一直认为拳术练到一定的阶段就是极了,但是拳术的德,拳术的思想,拳术的哲学,尤其是太极的哲学是没有止境的,所谓真正的大师不仅仅是拳术优秀,更是一位思想贤达,他所可以传播的就不再是单一的一种拳术,就演变成了一思想,一种文化的传递,用拳术的的哲学来解答问题。

        太极拳的范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就是前面说的练习人群的选择,练习人群不要只是求得数量上的多,也许那样会有较多的收入,但是那样得到的也仅仅是钱了。传播太极拳,就是要用太极的思想来指导方向,指导前端的人来更好的做出理性于感性之间的正确选择,继而来创造出更大的结果造福更多的人。如果你的针对人群是不能够理解太极或者根本就没有想去理解了解太极的,还是这样的学生少一些比较好,就是徒劳无功。在很多时候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许多国外的学生反而会比中国的学生练的好,那时由于一种对于学习的精神是能够改变很多事物的。传播太极不是滥播太极。

        再一就是就拳术本身而言,太极拳和其他拳种相比较不同的是太极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刻,无论是从著作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相映都是其他拳种无法相比的,所以拳术本身的范围也就圈定了在拳术与文化相结合的位置,以前讲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这是指在拳与功夫相比较而言,如果现在来讲,练拳只是单一的拳术的模仿,没有更深刻的去对你所做的事情的探究,更是空!这个范围要讲就很大了,古代的武术家,有哪个不是医术大家,哪个不是书法大家,哪个不是哲学大家。太极的练习不要只是限定在表面的拳本身,她的文化远远比拳更值得去思考。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66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