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浅谈青少年学太极拳(正文)

浅谈青少年学太极拳

2008-05-29
核心提示:一、 简化太极拳教学效果不佳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教授简化太极拳24式,然而,在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太极拳拳架差,对太极拳的认...
  
一、 简化太极拳教学效果不佳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教授简化太极拳24式,然而,在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太极拳拳架差,对太极拳的认识较差。简化太极拳是为了普及太极拳的简化套路,没有能够完全保留传统太极拳的刚柔相济,松活弹抖的特点;套路较短,24式约5分钟打完。由于活动量太小,所以对传统套路的拳走低势,虚实结合难以继承。导致学生对于太极拳的起源泉发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易经》和中医经络的不了解。

学校体育教师的太极拳水平参差不齐。尽管不少人科班出身,对田径,球类等项目比较熟悉,但对于太极拳拳并不十分了解。古语“太极十年不出门”,言其练习不易。太极拳是内家拳,讲求呼吸动作意识结合。太极拳源于道家养生术、《易经》阴阳学说、中医的经络学说。假如不知道经络学说,如何知道气走何经脉。太极拳拳架是一方面,另外技击用法发力,有其独到之处,讲求松胯,力从脊发,发之四梢,没有一定的功力,空谈发力,仅是拙力而已。

学生学习简化太极拳后,认为太极拳不过如此,对再练太极拳就产生抵触心理。每年太极拳协会招新,当笔者表演技击发力后每每使同学们钦佩不已,要求再学习的积极性又高涨起来。

二、 太极拳不同对象的教学方法

在大学里,社团招新多是入学新生,也有部分硕士博士生。低年级本科生刚进校园,对校园许多事物都有好奇感,希望尝试,希望学习,其好奇心、积极性是好的,难以坚持。现在的大学生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的独生子女,大多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毅力差。刚入社团时,积极性很高,半年一年后仅剩1/3-1/5。对于低年级大学生,要抓住其心理和生理特征,亲切教学。拳架开始可以放高,练习3个月至半年以后,身体素质好转后再放低。在教授拳架过程中,穿插讲授招式的实践用法,让同学互相学习,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不求全责备,否则易吓走同学。

学习太极拳的硕士博士生经历激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其心理状态稳定,毅力强,学习主动,课余多能自行练习。他们学习太极拳拳架之余,主动阅读《易经》、中医经络书籍,对太极拳要求虚领顶颈、上下对拨、身法中正等理解后,能自行贯穿练拳过程。对呼吸气沉丹田、发之四梢,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也能够体会,其拳架中可体现出太极的神韵。

三、 基本功和拳架的关系

太极拳起初并没有基本功一说。开始练习薄的是拳架,拳架后来演化大架、小架,依拳架的高低分高、中、低架。大架又分74式,83式,这是对陈式太极拳而言。后来又分杨式,吴式,孙式等流。

太极拳的基本功有桩,基本动作等。桩功中笔者教的是太极混元桩,站桩应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屈膝松胯,命门下塌,这样对腿腰要求需有一定的力;另外桩功的聚气快,没有练习过太极拳的学员,最快1周之内出现脊背发热、丹田微热、暖和感,能够有四支末梢气流贯注感受在半年左右。这在专业人士看来不算太快,而对于日常工作繁忙的业余爱好者来方,是一个正常速度。

基本动作中有顺缠、逆缠、云手、雀地龙等动作。顺缠、 逆缠、云手等动作学员学习较快。雀地龙要求有一定的腰腿力,对学员的意志和体力要求较高,开始20-30个,经过3个月锻炼,能够作200-300个左右,腰腿有力,就为下一步拳架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另个雀地龙下蹲下时拉开胯根,开始锻练学员不能下蹲, 渐拉开胯根后腰胯松开。下盘有力,大腿小腿如有灌铅感,腰胯松开,转动灵活,下实才能上松,没有坚实的下盘,拳架的架了不能打好。

拌杆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大杆以山东和河南产的白蜡杆子为好。拌杆锻炼腰腿力,臂力,爆发力。练习拌杆后腰力腿力大增,为单式发力练习做准备。练习抖杆,抖3米小杆,3个月后约500-600次,然后改用大杆,组琢渐加量,每天约500-600次。

四、 太极 其重要的健身作用

1、 强身健体作用

太极拳的强身健体作用十分明显,其对中枢神经的兴奋抑制调节作用,对内分泌消化系统的调节文章很多,此不类述。在教学中对学员观察后发现锻炼后腰腿有力,消化系统正常、睡眠充足、无失眠、内分泌平衡、皮肤红润;原先有鼻炎的,抖杆时发劲出声,气流冲出鼻道,抖杆后流出黄水样物,治愈鼻炎;由于强调上下对拨,身法中正,亦治愈椎间盘突出。学员中不少医科学生,毕业后做外科医生,手术台上站十几个小时,手极稳,反应敏捷。

2、 心理调节作用

学员大我精神内敛、蓄而不发,和周围人际关系大多和畅,没有太多人际纠纷。练拳的过程中大多能互相鼓励,没有太多的名利冲突。练拳时松静自然,对精神是一种解脱,一种洗涤。在压力日增的社会竞争中,不少学员由于自身工作出色,遭人嫉恨,大多能泰然处之。可见,修炼太极拳还起一种精神调节作用。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65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