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关于拳架功能作用之我见(正文)

关于拳架功能作用之我见

2008-05-29
核心提示:混元太极拳架是展现混元太极风格特点的主要形式,是学研混元太极理法思想的主要途径,是训练混元太极体用能力的主要平台。与混元...
  
        混元太极拳架是展现混元太极风格特点的主要形式,是学研混元太极理法思想的主要途径,是训练混元太极体用能力的主要平台。与混元太极理论、混元太极内功、混元太极推手、混元太极器械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修炼体系。

  练拳之道,拳功合一,体用兼备。拳架练习包括套路练习和单式练习,单式练习又分单式单操和单式对练。其目的是内以修身、外以致用和练己知己、着熟懂劲。其任务有三条:一是练身,二是练气,三是练用。身指手眼身步法,气指先天混元气,用指拳式之用法。身是拳术之基础,气是拳术之内劲,用是拳术之本义。拳架功能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身法功能,二是内气功能,三是技击功能。拳法作用,一是调身之法,二是行气之法,三是技击之法,混元太极拳法是一气、中正、圆活的缠丝混元圈法。打拳原是备身法,即通过缠丝混元圈法来练手眼身步法的整体统一、中正稳定、圆活灵敏,达到人体结构系统的最大整合力,具备身法功能。行拳原是行气动,即通过缠丝混元圈法由丹田择中行气,一气贯通全身,增强内气功能,锤炼刚柔弹劲。练拳原是练用法,即在上述内外两功基础上,通过缠丝混元圈法致中达和地顺势运用阴阳五行八法,并通过练用检验、了解、提高自己的练拳水平和体用能力。练身、练气、练用构成了拳架练习的完整内容,三者结合才是真正的练拳之道。下面体用结合讲解“无级起势”和“金刚捣碓”。

一、打拳备身法

练太极拳最重视身法桩功。这里主要谈3条体会:

1、中正松对称。一是身心放松的全体中正,即沉肩坠肘、松腕舒指的臂中正、坐胯圆档、膝脚对齐的腿中正,虚灵顶劲、塌腰敛臀的身中正。局部不中正必然会影响整体之中正。二是阴阳均衡的对称中正,即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的均衡对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从体象之理来说,中正即太极,对称即阴阳,中正存在于对称之中,没有对称便无中正,失却中正便不是太极,两者对立统一。从混元力学来说,就能平衡稳定,不为人所趁;均衡一致,不为人所知。

2、三节松对准。一指分三节放松对准,即肩肘手臂三节对准,胯膝脚腿三节对准,头腰臀身三节对准。二指总三节放松对准,即肩胯对准、肘膝对准、手脚对准,身手步对准。全身骨节对准了,从体象之理来说,就是一而三,三而一,三体重合,混元一体。从混元力学来说,就能形成人体骨骼系统的最大整合力;又可使筋肉骨节尽可能放松不用力;并为一气贯通三节、周身六合一气打好生理基础。

第三,修心养性是习练本门拳法的至高境界。太极拳讲平衡,本门拳法更强调松顺园活。讲园,不仅每个套路整体是一个园满地循环,每个动作也要做到园满。讲松顺,时时处处体现肢体与心意的放松,松而不懈,松则顺、则畅,达太极太和之道。随肢体的顺逆缠丝,以及手脚、肩胯、肘膝、胸腹的相开相合,达到平抑肝火之目的。从阴阳五行角度看肝属木,木生火,火对应心,对应情志,“木喜条达”,有“胜负之理”,心情舒畅,学会在松顺园活的心境中学习、工作、生活。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64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