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撒放密诀”学习体悟(正文)

太极拳“撒放密诀”学习体悟

2009-12-14   少林与太极   张宝银
核心提示:  [撒放密诀]  擎,引,松,放。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
  

  [撒放密诀]

  擎,引,松,放。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学习体悟]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擎”,往上托、往上举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要想托起、举起对方的身体,必须于得机得势之时,轻“灵”巧妙地借用对方向上的身形和力量。即,对方意欲向上,我轻灵地借对方之力,将对方向上托之、举之,在对方“物将掀起”时,我牵动对方“四两”之处,拨动对方“千斤”之体,使其失去平衡。此乃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仰之则弥高”之谓。
   
  “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敛”,收起、收住、收集、征集的意思,这里可理解为集中、收敛、聚集之意。此句意思是,借彼对我挤、按、拥、靠之势,将对方牵引到我之身前,此时此刻我之内意内气内劲必须集中、收敛、聚集在一起,且“含而不露,敛而不出。蓄而不发,有而不用”,待彼势继续挤、按、拥、靠我时,我随彼之势,对彼牵之、引之、带之,且一牵再牵、一引再引、一带再带,使对方挤、按、拥、靠之势一再落空而不着边际,直至其身形失去平衡。此乃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进之则愈长”之谓。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彼势向下运行对我进行下按时,我不可阻之、挡之、顶之、架之,必须将我意、气、形、体完全松开,心“静”,体“静”,使彼下行下按之势完全畅通,不使彼之形体有任何局部曲势,不受到任何“委屈”,而使彼下行下按之势落空、失控,使其失去身体平衡。此乃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俯之则弥深”之谓。
   
  “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这句的意思是,在我得机得势发放对方之时,要牢牢掌握“腰为主宰脚为根”这一关键,借对方之势发放对方。如对方未能借得我势,此时我“主宰于腰”,“其根在脚”,周身一家,在将对方发出之时,我之身形岿然不动,且有含胸拔背昂然气势,犹炮弹发射后炮身炮体岿然不动,且有后坐稳沉之势;若彼借我发放之势将我牵引,我应即速脚去腰去身去,足到腰到体到,周身内外浑圆,“整”体如一,向对方黏之、拥之、逼之、靠之,对方必感到急促、仓促,使其被动而失去平衡。此乃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退之则愈促”之谓。
   
   [小结二则]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对君述。
  “仰则弥高”君谨记.不借彼力勿用力。
  “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对君述。
  “进则愈长”君须记,意、气、劲、势敛且蓄。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对君述。
  “俯则弥深”君切记,我劲松开彼劲落。
  “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对君述。
  “退则愈促”君牢记,周身一家黏、贴、逼。
  举起彼身借彼力,引彼来时我劲蓄。
  松开我劲彼劲落,放时周身黏靠逼。
   
  [几点说明]
  
    1.“撒放密诀”,为李亦畲先生手写著述。
  
    2.李亦畲先生小传,见吴文翰先生大著《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第426页。
   
   3.李亦畲先生对于王宗岳太极拳理论,“苦心钻研”,“详细斟酌”,故笔者认为“撒放密诀”与王宗岳《太极拳论》有密切关联。
   
   4.《永年李氏家藏太极拳秘谱全集》在《撒放密诀》后,尚有《擎引松放四不能》跋文,现录于后。
   
  “此擎引松放有四不能:脚手不随者不能,身法散漫者不能,身不成一家者不能,精神不团聚者不能。欲臻此境,须避此病,不然,终身由之,莫得其妙矣!”(见吴文翰先生大著《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第408页)。此跋文值得吾辈及后学者深思。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601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