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散推手的原理(正文)

太极散推手的原理

2009-12-09   中国太极拳网   王战军
核心提示:一、以静降动在太极技击中的运用:以太极拳应敌,心静意专为先决条件。太极拳之静,乃动中之静,包括心理与生理两个方面。心理之...
  

 

一、以静降动在太极技击中的运用:

    以太极拳应敌,心静意专为先决条件。太极拳之静,乃动中之静,包括心理与生理两个方面。心理之静;指任敌千变万化,我只以镇静应之。惟心静才能辩明敌劲之来龙去脉,我才能乘其虚而蹈其隙。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的技击情况下,我应始终保持自身重心的稳定,此即生理之静。太极技击要求做到随遇平衡,此之随遇平衡,非如椎体之卧地,而是有赖于气沉丹田和两腿虚实之随时转换。在保持自身沉静的同时,应千方百计地破坏对方心身的平衡,以利我之出击。以逸待劳,劲不虚发,是以静制动的原则。

二 、以柔克刚在太极技击中的运用:

    凡劲之含抵抗性者,不论其大小,均可谓之刚劲;反之,凡能随敌劲伸缩而不含抵抗性之劲,则谓之柔劲。太极技击系用柔劲,它对任何加于我之力,抱定不抵抗态度,而是予以走化,使之落空,然后引出对方弱点,运用合理的原理发劲,从而收到以柔克刚、以小胜大的最高技击效果。以柔克刚的妙用在于;刚劲是有限的,以刚应刚,则力弱着败;柔劲是无限的,敌力无论如何强大,我均以柔劲化之,则敌力于我何有?

三、以顺避害在太极技击中的运用:

    太极拳运动由无限量的圆圈组成,圆运动以逆来顺受的技法避免了敌加于我的任何直接打击。因为,直来之力与我之圆相交成斜角而分散,减退之程度与斜角之大小成正比,故走化甚省力;我还用粘随把敌套入我之圆圈,使其手足如被网所缠缚,进退不得。如果说,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为各门武术臻于上乘时同具之特点,是技击的心法。圆圈运动则为太极拳所独具之特点,使此技击心法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太极拳之圆圈运动奥妙无穷,但得之非易。初练时大而苯,继而小则活,最终则有圈之意,无圈之形,出手尚未见其身动,敌已跌出,盖化与发在刹那间已告完成。

四、以慢制快在太极技击中的运用:

    以慢制快是强调以慢抑制快和制止快。而不是说慢可以胜快。太极拳的技击原理与外家拳的打法原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太极拳要求慢练,是因为只有慢练才能体会和掌握太极拳原理。慢就相应的意味着拉长对方的攻击过程。在搏击过程中,与对手快速攻击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加快自己的攻击动作;二是延长对手的动作过程。太极拳就采用了后一种办法。长期的慢练可练出一种观察能力与分辨能力。这样不管对手动作变化有多快,都会觉的并不快,切其破绽百出,看的一清二楚,出手击之则中。如何能做到击之则中,这就要求:彼不动、己不发,彼微动、我先发。做到;后人发、先人至,由于对手微动我则先发又先人而至,就处处占了先机,则取得了控制对手的主动权,使对手被我所控制。
 
 五、以小胜大在太极技击中的运用:

    以小胜大。实际上在太极技击中就是四两拨千斤,是指在散推手过程中,根据敌手进攻时用力的方向和路线,运用主动迎合并沾连的方式,以较小的引带力使敌手用力的方向和线路发生变化,具有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的作用。“四两拨千斤”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改变敌方攻击力的方向和路线。若要巧妙的运用 “以小胜大”一是要对敌方的攻击路线和方向及时的做出准确地判断;二是要针对敌方来力的方向和路线,把握好迎合粘连的时机;三是在敌方用力方向的基础上,顺其用力方向进行施力。即以对方“所动”加上我的“四两之力”这种用力方式不但可以借敌方之力,而且还能避免与敌方用力相顶抗。这样可以达到化解敌方招法,借力打力的目的。由此可见“以小胜大”是在借敌方用力的情况下顺应敌方用力方向,以较小的力来完成的。是一种借取敌方的来力制约对方,以弱胜强的方法。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600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