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力调合
闲来“用功”映入眼帘的是“心意力调合”随笔写下。
心所想,脑所知,体所做构成做一件事情完整的实施,然而同样的做不一样的人认识不同做起来却不一样,完成的效果相差何止万千。
太极拳是练心意力同用的拳即所谓的内三合与外三合。如何能做到六合呢?我们来研究研究。调和,溶解混在一起几样东西一起完成一件事是调和的目的。调和后的效果要看调和中的工艺和完成时实用的感觉。
心脑是认识事物接触外界的源泉第一认识单位(认识太极拳理论了然于心指挥行动)。在太极拳运动中心为主,意为用,气为行使。力产生于肌肉筋骨受心意支配,力意在身以阴阳体现变化于心。因此练太极拳以心为第一要圣,行拳中意以气体现(意到气到),力与气互为应用(互为其根)用意有力,用力有意二者对立统一无过不及。
太极先贤李亦畬的五字要诀关于心意力论之甚祥。他讲: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心的作用一言以盖之,静又给练功增加了特有的色彩,所谓静专心行拳也。静下来一举手才能有定向,才能静心一意,才能意到气到力到,才能心意力调合。无论何拳种每一式都有它的开合,有它的意气运行轨迹即经络走向。人们又习惯的把开叫做发力,合就是收力,有些误区。行功走架中的开合是意气在经络中固定走向随拳式的运行向外(开)或向内(合)也就是能量的出和入的过程,当然在这期间力要作为它们的根,要作为支撑意气的根,要用意不用力。在行拳时合理安排这一过程并能很好的应用 心意力自然调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