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初学太极拳应该注意那些方面(正文)

初学太极拳应该注意那些方面

2008-10-17   中国太极拳网   陈三虎
核心提示:  记得自己刚学太极拳的时候是在我7岁时,那时候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太极拳,在家父严厉的督导下才不情愿的跟着村里长辈们学习陈氏...
  

  记得自己刚学太极拳的时候是在我7岁时,那时候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太极拳,在家父严厉的督导下才不情愿的跟着村里长辈们学习陈氏太极老架,只是记得招式不懂其内涵,也就是现在老辈人说的空架,经过几年的苦练,加上长辈们正确的指导,才扎下一点功底,不过练的还是空架,没有现在初学者的那种压力,也没有腰痛.腿痛等诸多问题,后来拜了著名太极拳大师王西安为师,才悉心研究和学习太极理论,在家师的严厉教诲下才练到现在一点成绩。那么我就个人的心得和体会,谈谈初练太极拳应该注意那些方面。

  心态:首先初练者要了解太极拳的含义和形成,不可急功近利,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学习,从记得架势、熟悉架势到明白拳理开始.


  呼吸:初学者大可不必刻意呼吸,自然呼吸就好。切不可刻意呼吸导致横气填胸,产生胸闷头晕症状。


  架势:初学太极拳,架势不要过于低下。因为初练者各个关节和经络没有打开,容易损伤,容易发生关节和经络疼痛(初学者大多数会感到膝盖痛或大腿疼,那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好转,要是疼痛时间过长,那就要看看自己的动作哪里不正确),要配合外三合的理论要求去练习(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以腰为轴心),熟悉招式以后才可慢慢降低身法。


  僵力:初练太极拳者自身带有僵力(劲),不要刻意下沉祛除僵力(劲),保持架势中正,僵力出于自身动作不协调,过于拿捏动作所致(要做到自然放松.虚灵顶劲.松肩坠肘.含胸塌腰.虚实分明.五趾微微抓地),等到招式娴熟后经老师指导可去僵力。


  速度:因人而异,根据初练者领悟能力的大小来练习。我本人建议先快后慢,由快至慢是因为初练者对招式的熟悉程度不够,先快动作练习记熟招式,再转慢动作练习合劲,达到周身相随,上下相合,连绵贯穿。


  桩功:初练太极拳者可配合练习陈氏太极桩功的浑圆桩(浑圆桩特点:做到立身中正.自然呼吸.松肩.坠肘.含胸.塌腰.松垮.动作要领:双臂平抬至胸部,双臂打开与肩同宽,两掌心相对,五指相对,呈抱球式。两腿平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重心稍压于右腿,双腿可反复转换重心,两脚趾微微抓地,站一段时间后可做腰部运转带动肩肘手整体运转,
和膝做螺旋运转,重心来回转换),站此桩可协调自身呼吸去除僵劲,锻炼毅力,静心神养元气。 


  总之初练太极拳一定要勤练.苦练.方可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体会太极之奥秘。最重要还是要找个懂得太极拳的好老师。 


附诗一首:

        学拳先从基本入,平心静气勤练功。

        呼吸自然腰为轴,虚实分明走步中

        不丢不顶合为劲,周身相随方为松。

        一朝诲得阴阳理,神明自在心神通。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406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