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三调(正文)

太极“三调

2017-02-28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核心提示:“三调”即调心(神)、调息(气)、调形(身),源自道家养生术之内功修炼。随着医、道、儒、释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三调就成了医、道、儒、释各家内功用以自我修炼、自我完...
  

 

    “三调”即调心(神)、调息(气)、调形(身),源自道家养生术之内功修炼。随着医、道、儒、释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三调就成了医、道、儒、释各家内功用以自我修炼、自我完善、激发自身潜能的修炼手段和方法,现代气功视其为气功修炼的三大要素。在道家养身术的修炼中,调心就是“至虚极,守静笃”地调整自我心理功能与精神状态:调息就是“专气致柔”地培元内气:调形就是“熊经鸟伸”地引动形体作松柔的运动。三者必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的修炼,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道家思想在自我修练过程的体现。现代气功从心理学和运动学的角度出发,把调心视为大脑思维意识的心理功能运动;调息是吐故纳新的腹式逆呼吸运动;调形是人体呈现出的各种复杂的形体运动。从养生术的理念出发,“三调”是心、气、形之间相互,生化完成凝神炼气,炼气生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不二法门:从现代气功理论讲,“三调”是心理功能反复影响生理功能,逐渐形成良性条件反射的手段和方法。

        太极拳的创编者极其巧妙地把祖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学、养生术、气化理论、经络学等与传统武学揉合于一体,从而使太极拳有了内可以养生益智、外可以防身健体的独特风格与特点,并通过“三调”把这种特点升华到心、气、形内外完整合一的高度。因而,人们才把太极拳看成传统文化的载体。“三调”在太极拳的运用,使我们在潜心修炼太极拳化打合一的技击功能的同时,也修炼了它的养生健体功能,同时也展示了它的观赏功能。但是,如果只因追求太极拳的养生健体功能和观赏功能去习练太极拳,未必能修炼出它的技击功能。随着太极拳作为全民健身运动而被普及推广,它似乎逐渐成了中老年人的专利,以致一说练太极拳,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一伙中老年人在那里“摸鱼”。只要我们留心观看这几年兴起的百人、千人太极拳表演队伍,就不难发现这样的队伍大多由中老年人组成,而且女性居多。正是以上原因造成现在习练太极拳者大多只重视太极拳的肢体运动,而对它的心理运动、呼吸运动日渐淡薄,使原本属于武术范畴的太极拳日趋“太极操”的方向发展。如此下去,真不知“太极拳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将从何谈起。从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讲,这应该是引以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斗胆拟文,就“三调”与太极拳的修炼谈一己之浅见拙识,窃为抛砖引玉,求智者斧正。
        太极拳的“调形”是太极拳的筑基功夫,是指在心意作用下的形体圆转螺旋运动,也是心、气、形内外完整合一的外在表现。太极拳的调形以周身松柔轻灵、一任自然为要旨,以让心意与肢体运动直接地、自觉地结合起来为目的。为此,太极拳对人体的“九节八段”提出了诸如:竖项贯项,舒腕展指、松肩垂肘、松腰落胯、屈膝圆裆、十趾抓地等用以规范形(手型、步型、身型等)体的要领;对由形体圆转螺旋运转产生的运动态势——法(手法、身法、步法、腿法、着法等)制定了手似螺纹、腿似钻;腰为主宰、足随手运:上下相随、节节贯串;进退须有转换、往复须有折迭,处处触圆等变化规矩:对体势完成时的形态要必须遵循顶劲上领、裆劲下沉、神气贯足、支撑八面、对拉拔长、稳定重心等法则。究其原委,这些要领、规矩、法则无非是要求习练者在周身放松的运动中,务必要做到形要规范、法要顺遂,势要合度,让全身的肌肉、关节都参加到松柔圆缓的运动中来并得到锻炼,增强肌肉的弹性、拉开关节的缝隙,增进韧带的柔韧性,增加关节的旋转幅度和灵活性,呈现太极拳迈步似猫行,运劲如抽丝之韵味。就形体运动而言,太极拳修炼的是底桩沉稳、腰身活泼、上肢轻灵。而底桩沉稳是松腰开胯、屈膝圆裆、虚实转换有序的结果;腰身活泼是腹肌带动下的腰胯联合运动的反映:上肢轻灵是舒腕展指、松肩垂肘的表现。由此可以感悟到调形的诸多要领、规矩、法则中松腰、松胯、松肩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只有首先把腰、胯、肩松开练活,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松腰也称直腰、垂腰、坐腰,是要求用顶劲上领、裆劲下沉产生的对拉拔长力减小腰部的自然生理弯曲,使整个脊柱形成一条直线。松胯也称开胯,是指髋骨臼与股骨上端的骨连接尽量拉开间隙,当下肢沿矢状轴(前后方向)运转或定势时,股骨上端要尽量前送或回收下落:当下肢沿冠状轴(左右方向)运动时,髋骨要尽量地里合或外开。以增加胯部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松肩也称开肩、活肩,是指胸锁关节和肩肱关节拉开间隙。以增强上肢运动的幅度和灵活性。有人把松肩误认为是肩部用力下垂成溜肩的形态,这是对松肩的曲解,还是陈鑫先生讲得明白:“松肩不是亸(duo)肩,骨节开则肩自松下。”把腰、胯、肩练得松活自如,才能实现腰为主宰的整体运动,呈现出“肘旋膝动、肩开胯随、手出足移”上下相随的节节贯串圆运动。然而,要想真正地松开腰胯、肩。单凭意念的作用或只盘拳架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在武术腰、胯、肩的基本功上下一番功夫方可奏效。现在有不少人误以为练习太极拳无须基本功训练,一出手就学习太极拳套路。殊不知。就武术的基本功而言。太极拳与长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重视武术基本功的训练,必须要在蹈腿、压腿、涮腰、开胯、振臂开肩等基本功上下一番苦功,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功”。
        “调形”不仅练得形体松柔、中正、轻灵,也为“形神兼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形体运动只是太极拳心、气、形完整合一的外在表现,而太极拳更注重内在的心、气修炼,先贤们更强调“心静神聚”的以意行拳,并把无形的心、气与有形的形体之间的从属关系归纳为“意气君(均)来骨肉臣(沉)”。因而,修炼太极拳还要在“调神(心)”上下功夫。
        太极拳的“调神”是太极拳的主导功夫。是心意驾驭形体功能的修炼,是自我调整大脑思维意识功能,达到全神贯注地“以意行拳”。“意”在太极拳修炼中有统领全局的主导地位,那么。欲谈“调神”,就应该先对“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版)对意的注释是:“意识。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思维是人类特有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而我国的古人把脑的功能归属于心的范畴,并将脑的心理过程作了详尽的区分。《灵柩·本神篇》云:“所以任物者,谓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就明示了脑的功能包括了记忆、意志、思考、追求、分析、判断、智慧以及发明创造等心理过程。因此,“调心”在太极拳修炼的不同阶段,所要调整的心理活动的重点应有不同的侧重。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一文中把太极拳的功夫分成“着熟”、“懂劲”、“神明”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所对应的修炼过程应该是“问道—:一悟道——得道”三个阶段或是三个过程。    
       “问道”即从生发要习练太极拳的动机到熟练身法的阶段,这个阶段“调心”的重点是意志与记忆功能的修炼。所谓意志就是要确立学好太极拳的志向,并激发出不畏艰难、身体力行的毅力:所谓记忆是把老师言传身教的技艺信息贮存于脑中,练拳时再依据老师所传递的信息做举手投足的信息再现。这种师徒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再现是习拳者心专意动地悉心体认过程,也是习拳者循规蹈矩地从简单模仿向积累知识而明拳理、以至能熟练身法而自我调控复杂运动的过程,更是从实践修炼中建立理性和感性信息库的过程。所以“问道”的主要心理活动是“默识(读志、即记忆)揣摩”。
       “悟道”是熟练身法后进一步向理解拳理,掌握形体运动起、承、转、合运转的技击内涵的过程,更是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应用经验的过程。这个阶段的“调心”重点要立足于能深思熟虑,缜密分析,准确判断,并依此谋求知己的“着熟”和知彼的“懂劲”。“上下相随”、“节节贯串”的圆转螺旋运动是“着熟”的基础,形成“有人若无人、无人似有人”的真打实斗的攻防意识是“着熟”的根本。所以欲达“着熟”只靠练拳架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推手训练。因为盘架子只能解决动作纯熟,还涉及不到着法的运用。而通过推手才能掌握着法的随人而变以至运用自如,即“着熟”。推手不仅仅是为了“着熟”,还是修炼“听劲”和“懂劲”的唯一手段。未经推手训练的人是通过五官的功能来实现神的功能,经推手训练的人,不仅要高度地发挥出五官的视、听、嗅觉功能,还要激发出人体皮肤末梢神经的触觉功能,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神的功能。太极拳把通过推手修炼出的由皮肤所感知到的对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以及对方意图称为“听劲”,把因有所感知而有所应,即瞬间反映出的化打合一、有的放矢的心理活动称为“懂劲”。听劲与懂劲是一对孪生兄弟,同生同现,都是心理活动的分析与判断功能的反映。也就是说,“悟道”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精神和形体进行自我控制,达到由“着熟”而渐悟“懂劲”和掌握生命的修炼。
       “得道”是懂劲后由联想而步入“知规矩而脱规矩”,“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最高层次——“神明”。“神明”是技击功能的“不思而得”。然而,“不思而得”却是反复思而后得的集中所导致的结果,它的实质是心理功能反复影响生理功能才形成的条件反射和动力定型。这与我们平时就把尽量多的有用信息不断地贮存于电脑的软件之中,需要查阅其中任何一条信息时,只要用点击鼠标的方法就能把它调出来时一个道理。只不过太极拳修炼者是把曰积月累的各种有效力的着法和它的变化,以及舍己从人、后发先制的技击手段贮存于脑中,这样与人交手时,对方在我身体任何部位的落点都起到点击我信息鼠标的作用,把我的应急技法瞬间显示出来,使对方处于受制于我的境地:养生术把这种潜意识功能的作用称为“真神”或“元神”的显现,太极拳称之为“神明”。
       从问道——悟道——得道全过程看,太极拳的“调神”是由最初学拳时的牢固记忆向最终潜意识功能显现的修炼。这其中包括了要修炼出顽强的意志、敏捷的思维、不懈的追求、缜密的分析、;隹确的判断和超常的智慧。
        太极拳的“调息”是太极拳修炼的关键,是“气遍周身”的动力,是生发内劲的催化剂。所以,太极拳修炼万不可忽视“调息”的修炼。在先贤的太极拳文献中,有关“调息”的论述俯拾皆是:“吸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气沉丹田”、“以心引气”、“以气运身”、“起吸落呼,合吸开呼”、“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这些文字,或讲“调息”的方法,或讲“调息”的运用。或讲“调息”的功用。太极拳的“调息”是指由自然呼吸逐渐向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过渡的修炼,它的呼吸方法随功夫增长而变。但都是心意作用下的呼吸运动,都是要实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目的。笔者愚见,“调息”是太极拳修炼中最难修炼的功夫,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需在有经验的拳师指导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潜心修炼才能有所体悟,不可操之过急。修炼“调息”的要旨先贤已有明示,那就是要“气沉丹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心行气”是指调整心态,指导内气运引:“以气运身”指在心意作用下的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古人也称为“导引”。关于行气与导引在太极拳修炼中的重要性,拙文《读(十三势引功心解)悟引气、导引》(见《武魂》2007年第8期)已作阐述,故不再赘述。下面只就“气沉丹田”需注意的问题,谈点一己拙见。
       几千年的气功实践已反复地证明“调息”有培补内气沿经脉运引的功能,它的修炼方法是意守加“气沉丹田”。从王宗岳《太极拳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可知太极拳也讲求“气沉丹田”的功用。这“气沉丹田”关乎着太极拳的气以直养、气宜鼓荡;气不上浮,下守重心;胸腰折迭,周身轻灵;松肩垂肘,松腰涵胸等。现在有些人把“气沉丹田”解释为“呼气时把气缓缓送入丹田”,这种说法既不严谨也不全面,因为“气沉丹田”的“气”是指内气,不是口呼鼻吸之气。由鼻吸入的氧气与由口呼出的二氧化碳气只能在肺部进行交换,绝对不可能沉至腹部丹田。对“气沉丹田”的最浅近的理解是:在心意的作用下,运用腹式逆呼吸,呼气时推动上体的内气下引集中于丹田,再下行于足底;吸气时引导下体的内气上行集中于丹田,再沿脊而上,布于两手;是呼也气归丹田,吸也气归丹田的内气,在呼吸的推动下,随丹田开合有升有降的腹部鼓荡。对“气沉丹田”的认识应是多维的,单讲呼吸是不全面的,还有心静用意和周身松沉等要素不可或缺。从传统中医和养生术的角度出发,内气是周而复始运行的气息,它的升降开合受心意、呼吸、形体运动的直接影响;换言之,“三调”与气息升降开合有如下规律:心意的升降开合影响气息与其同步而行;肢体的升降开合与气息的升降开合顺势而成;呼气主气息的开、降,吸气主气息的合、升:丹田有气则开,无气则合是内气运行的源泉。这也是内家拳都重视“三调”修炼的原因。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三调”并举的修炼,缺一便失去了太极拳的真谛:这与道家养身术之“三调”一脉相承,正如《易筋经》所云:“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练有形而弃无形,则更不可”。因此,如果不从“意气君来骨肉臣”悟拳理,一味地在拳架上作文章是极不可取的学习态度,而始终不懈地追求“明白原理,熟练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的目标才是学习和修炼太极拳应有的正确态度。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相关阅读:太极“三调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946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