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站桩之理,真的很有效果哦!(正文)

站桩之理,真的很有效果哦!

2016-07-08   周广学
核心提示: 站桩这几年逐步被世人所知,传播速度很快,这自然就产生一系列弊端,例如傻站桩,站傻桩。这个问题如何定义呢?很简单,何为站桩...
  

       站桩这几年逐步被世人所知,传播速度很快,这自然就产生一系列弊端,例如傻站桩,站傻桩。这个问题如何定义呢?很简单,何为站桩?静中求动谓之站桩,熬时间的即为傻站桩,无论姿势优劣。即便有些要领或者片面的意念也不足以体认到站桩所孕育的身心变化。

        另外站桩是一门学问,真正想知其中的道理是必须长时间经历熏陶跟验证方能诠释站桩。再好的文章或者书籍对初学者来说都是片面的论述,这就好比中医写成书一样,从怎么学习中医到真正的治疗疾患的书籍数不胜数,无论多么聪明的人倘若没有几年的学习难懂其中的道理,更别说救死扶伤了。这就是传统文化传承必绎历长时间熏陶的必然,但是若只想涉猎站桩语言论述,博闻之能,犹如纸上论兵,那就另当别论了。

        从我学习站桩修炼这些年所经历的来说,站桩其实并不针对性地治疗什么疾患,然而在实践当中又有众多患者受益,因而世人广为相传站桩之妙。非要讲站桩为何有这么神奇效果,那还要从根本说起。站桩首先注重意念也就是假借,意念是附着在轻松愉悦且舒适自然的形骸之上,离开形骸无物可求,执着形骸便是错误,这就是站桩所需的条件,需要强调的是因地域、男女、年龄、学识所形成的条件不同,在传播站桩方面有所差异,但是切要符合生理卫生合乎自然规律才是正道。


        在站桩方面意念诱导为先,假如肢体方面有刻意造作则意念牵强,意念牵强则不能得全面放松之能,没有全面形骸的放松就不能起到站桩的效果。王芗斋先生在拳论里提到的一切在浑圆扩大空洞无我当中产生的,通过意念诱导达到身心一致,其实这就是整体了,只是很微弱而已,需要时间去孕育罢了。

        在站桩之始所能体认到的变化首先是手热,特别是手心热,这是初学者都能在几天甚至当天就能达到的效果,进而就是胃口大开的阶段,这个阶段应该归功于脾胃调整,在食欲恢复正常后就是站桩后有轻松愉悦的感觉与日俱增,而且站桩后用眼睛看待身边的景致如同重新描绘一番霎时靓丽,这应该归于肝脏方面的调整,在呼吸方面有障碍的,例如鼻炎,会感受到比以前缓解很多,甚至症状消失,这就是肺方面的调整。站桩年余,手臂、大臂甚至小腿有灌铅之感这就是肾在调整,古者云:骨重则肾强。另外在这个阶段有恐高症状基本消失,由此身体产生上轻下重,也有前辈说上三下七,跟中医讲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同理。恩师讲的脏腑也要互争就是这个意思。

        通过五脏的调整,使得生活当中由于心理或者生理所产生的疾患得到治愈,这才是站桩养生之理所在。另外站桩在治疗亚健康特别是失眠,无力方面效果显著,甚至比求医问诊都快。当然这些还要视情况而定。

        站桩修炼每一步都有切实的变化,在变化得以确认或者更正后必然有一段惬意状态,随着修炼的深入,又会出现不适或者疑问,站桩就是在这种交织过程当中进步的。因此站桩是在平常中见非常,不期然而去积累所得,在修炼中感觉好不能自以为是,反之也不能悲观失望,这一切都是站桩修炼的必然经历,这就与我们生活中常讲的宠辱不惊同理。

        只要我们站桩把握好假借的情况下悠然欣赏周围的美景就对了,在这个基础上生成的自我放大,融入大自然之感才会觉察到周身仿佛有细小的皮筋牵扯,周身及其顺畅有极不顺畅之感交织衍生的矛盾体认。此时小臂内灌铅感逐步增强,逐延伸到大臂后背腿上甚至脚上。在此阶段心理变化尤其明显,接人待物自信心倍增。


        修炼到这个阶段大多数站桩爱好者会不约而同做出个选择,那就是不单单局限在站桩养生万面,会尝试者往验证体认的方向发展。
   
        在实践当中验证我们站桩假借方面的真伪,身心变化持续深化,使气血肌肉处于氤氲太初之中,蕴灵虽动,保持静中原状。站桩肯定不会产生身体强壮思想偏激,本来身心就是有机的结合体,彼此作用但有不能人欲分之,非要逆而行之,必然身心互伐,不得安生。

        从最初站桩开始,就强调意念的重要性,这个站桩修炼的必然,否则就不会有站桩舒适得力(或者舒适自然)之感,更不会有心理作用于生理的变化。没有以上变化就是傻站桩站傻桩,理趣只是挂在嘴上的笼头,言得力只是片面之能的词藻修饰,悖离站桩之要而且有违拳学思想。因此站桩修炼养生是自卫的基础,反之自卫是养生的佐证,更是养生的升华。这才是站桩修炼的真容,这个问题不是语言的辩驳而是心理作用于生理的相互裨益之能,含糊不得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变化虽没有表面可衡量的标准但是站桩其细堪比头发丝。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882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