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陈庆州秘传行功太极球(正文)

陈庆州秘传行功太极球

2015-12-04   转载   陈庆州
核心提示:  人们与太极拳功夫高手交手时,总觉得无间可找,无端可寻,这个形容物,就是太极球。间是头、端是边,太极球是圆的,所以找不...
  


  人们与太极拳功夫高手交手时,总觉得无间可找,无端可寻,这个形容物,就是太极球。间是头、端是边,太极球是圆的,所以找不到头,摸不到边。太极球是身外之物,也是太极行功的一种器械,通过功夫的练习把它形容到腹中去,这叫做由外及内。能够在腹内圆转自如,最确功的方法是以丹田为核心的内转来遥控它,这称做由内及外、由外及内是以丹田与术极球之间的相互关联。练功夫丹田部位在脐下一寸半之处。丹田的旋转律说有方,亦无方,有方是规矩,无方是活的。
 
  为了丹田内劲的充盈,结合太极功夫老架,千遍万回习练,可提高丹田内转的功底,内转功底愈高,外边肌肤听劲敏感度就愈灵,旋转走化,可及时,蓄劲愈紧,爆发劲愈猛,对方被引空击出愈远。

论行功太极球 

   练太极拳的人大多都知道太极球,至于练拳练到什么时期练太极球好、怎样练法、起到什么作用、有什么表现,往往被追求功夫的人所忽视。今本着探计的精神将习练和体会献给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可作抛砖引玉。 

   1944年我10岁,我家院子里有一个像足球大小学完整的青石球,上面有些白石纹,人们把它称做石头蛋,我想把它抱起来根本抱不动,有时我父亲很有兴趣地抱起石球在腹部转来转去,时而抛起多高,练完后扔在地上说:这是跳过拳架后耍的。多年后我方意识到那个石头蛋应当就是古老的太极球。 

  19年后我向陈照丕老师学拳期间,从看打篮球的场面引起了论太极球,好的运动员接球时真像在运转太极球,意在太极拳中的棚塌缠丝劲。首先走化旋转篮球来势的冲击力,然后才能回转自如。过去老一辈们很注重练拳功夫中的行功,太极球五十多斤重,打三袋、行功棒,都是为了促进古老的功夫的增长。 

  自从清朝末期洋枪洋炮进入中国后,人们对武术功夫的兴趣淡薄了,古老的太极功夫架被删去了高难动作,演变成以强身健体为主的架式,一些有助于功夫的行功基本上要失传,在改编套路的同时有这样的词句: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1964年陈照丕老师论太极球的当时,也没有太极球来演示,只是空手比画着讲解些动作。后来我找了个旧篮球里边装沙子不断地运转着,有幸的是197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钢制太极球,我如获至宝,欣然买了一个,一直演练至今,它已变得黑油光了。 

  太极球练十八法,行功不离缠丝圈。千变万化阴阳气,浑然一圆在里边。钢制的太极球,直径26厘米,重量14公斤,初练时觉得有点重,按照十八法在拳练至以气催形时期着重运转太极球,意味着丹田带动球转,久而久之便觉得似乎有一个看不见的圆球藏于腹内,在与人推手时信息会传递给腹中的圆球,圆球自然带动周身,从而得以随机应变。有的人对此感到好奇,就用手推腹部,后称确有圆球在转动,却又找不到力点,还有疼痛扎手的感觉。 

  流年似水,这个太极球又伴随着我度过了21个春秋,也引起了真诚热爱功夫的学员习练,其间磨破了多少衣襟和多少次砸伤了手足,真是流汗流血常年累月坚持不懈。5年前有一次我仰躺在床上,感到丹田部位不由自主地往上弹抖了几下,觉得挺有趣,便做了个试验,在丹田部位放件物品,发现能将它弹起来,经过以后多次揣摩和演练,如今已可将50克重的物体弹出30多厘米高。 

  1994年元月至4月美国武术记者克瑞斯、韩国功夫家金溪(朴)键翰和武术家曹洙吉以及香港记者、河南电视台记者等先后前来对陈式太极拳功夫行功太极球作考察,将表演动作摄制录像资料及拍摄照片,让给介绍经验,我说30多年年前我对这些很不理解,也没有很好地向老师请教问题,所谈的只是按传授的去练习后自已的一点体会,本着挖掘整理祖国文化遗产的愿望,作为抛砖引玉,恭请各界太极拳爱好者提出宝贵的见解,以资共勉。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804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