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马权友:太极气感(正文)

马权友:太极气感

2015-03-21   马权友太极苑   马权友
核心提示: 太极气感是指“身如气柱”的感觉。太极拳练久了,练对了,身体如同一个充了气的大气柱,行拳时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而收缩鼓荡。...
  

 

      太极气感是指“身如气柱”的感觉。太极拳练久了,练对了,身体如同一个充了气的大气柱,行拳时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而收缩鼓荡。


      说内气离不开内劲,内气是产生太极内劲内功的前提。气为劲之体,劲为气之用。内气多,内劲就大,内劲大,表现出的内功就大。太极内劲的实质就是意气相合,而内气、内劲的培养和提高就是修炼太极内功。


      内气的培养、内劲的增加、内功的提高,关键就在于练就丹田气。拳经云:“气不由中心丹田出发,则气无所本而失于狂妄,必至失败,此内劲之不可不研练也;果能研练至此,则神乎其技矣。” 


      研究丹田气,必知丹田位。丹田分中丹田、后丹田、下丹田、上丹田。中心丹田,也叫前丹田,位置在人体正中,即肚脐深处神阙穴内。中丹田之后为后丹田即命门穴,中丹田之下为下丹田即会阴穴深处,上丹田即两眉正中深处祖窍穴内。上丹田为天门,下丹田为地户。天门主神,地户藏精,气海蕴气,出入在命门,运化在神阙。也就是指练太极拳要虚领顶劲,让神贯顶到上丹田;会阴内收,让气下沉至下丹田;虚实转换,在于腰际后丹田外涨;周身之气最终归于中丹田。


     平时,我们放松身体,心静体松,让气意守中丹田,太极拳动作时则气出中丹田,通过任督二脉小周天内气逆转到后丹田命门处,后撑命门,再通过松胯,让内气走大周天,顺足经络,下沉入地。我们通过足蹬地,而地面就给我们反作用力,这种力又回流到中丹田。这样,通过上面的下沉气的下压和地面反作用的上挤,让内气聚集腰腹部,气归中丹田,气多了,就会四涨到全身,身体便如气柱。


     太极实战时,脚下一蹬,丹田气一紧,气由中丹田挤运到四肢,功助拳威,快如闪电,惊似炸雷,发劲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678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