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早在两 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 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 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但千百年来,这种方法只 是被人们当做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根据 站桩中刚柔、虚实、动静、松紧错综为用 的原理和阴阳相交、水火既济的功用,结 合自己几十年的练功体验,创造了一种动 静相兼,内外温养,用于防病治病、健身 延年的功法—站桩功。通过北京医学院、 北京铁路医院、河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 院及本人多年与人治病的实践证明,这种 功法适用于肠胃病、肝脏病、心脏病、肺 病、神经病、关节炎、高血压、半身不遂 和妇科、眼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而站桩 功之所以能够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它既 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 力,又能增长体力。现代医学认为这种功 法不仅可以使血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 盛,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 同时使肌肉得到惰力性的体育锻炼,产生 一种内向的冲动,从而给大脑以良性刺 激。再则未入静前,体会轻松舒适之感, 对大脑也是良性刺激;入静后,进而产生 抑制性保护作用。我国医学认为这种功法 既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 水火既济,又能助长精神,锻炼形骸,增 加力气。但站桩功又不同于一般的练功方 法,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练功时嘴微张,自然呼吸,不守 窍,不讲周天循环,因此,绝不会产生任 何副作用。
二、实践证明,初学练功的患者,只 要坚持锻炼,虽然没有达到入静要求,也 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三、不拘时间、地点、条件;不论 行、站、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 因此这种简单易行、完全可以和生活打成 一片的功法,就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与掌握。
四、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年龄、 性格、禀赋、生活习惯等,给予调配不同 的姿势和意念活动,因此这种辩证论治—因人制宜、因病设式的方法,既可加速疗 效,又易于提高疗效。
五、由于这是一种形、意、气、力互 相关连、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 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 养的练功方法。既可休养心神,又能锻炼 形骸(特别是站式),因此不仅适用于医 疗方面,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锻炼可以 使原来体质较弱的人逐渐强壮,使强者更 强,防止衰老,却病延年,从而轻松愉快 地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中复杂而艰巨的重 大任务。
操作方法
站桩功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形(姿势)和意(意念活动)又是这一功法 的根本,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偏废。“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 转。”只要练功时形和意得到了灵活适宜 的配合,则力不练自生,气不运自行。可见站桩功的治疗作用,绝不单纯在于姿势 的繁简和先后,更不在于所摆的姿势是否 美观,也不是某个意念活动机械地套在某 个姿势上就能治某种病,而是要通过教功 者较全面地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后,把适应 其本身姿势的动静、虚实、松紧和意念活 动方法安排得当,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到全身舒适得力,轻松愉快,藉以 达到却病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功者 本身必须亲自练功,切实体验,熟练地掌 握调配方法。只有这样,治病时才会收到 满意的效果。若不从这方面深钻精研,单纯计较某个姿势的作用,就容易形成呆板 僵硬,只注意某个意念活动而忽略姿势的 适当配合,就必然会气力不足,收效不大。
一、姿势: 站桩功的姿势既繁又简。繁者,姿势 种类繁多,调配灵活,辨证论治,因人而 异;简者,姿势虽多,但有共性,即练功 开始,先将姿势设好,使躯干四肢保持相 对均衡,心胸开阔,筋肉舒展,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调配虽活,但有原则,即强弱、动静、虚实、松紧的调配,应以 患者感到舒适得力,不超本人身体负担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