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初学太极拳者应重视理论与实践兼顾,不可偏颇。
初练太极拳者对八大要领务必融会贯通,细细琢磨。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尾间上敛、立身中正、气沉丹田、连绵缠丝,不仅要认真学习,还应深入领会,在练拳架时亦应时时注意己之一举一动,是否按以上说法进行,即一招一式务求到位,松而不怠、柔而不软,用意不用力,形神合一,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完整,一气呵成。
时代发展至今,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靠药物的补品保健也被健身运动所代替,许多青年人也加入了健身的行列,其比例也正逐年扩大,这里面有知识、有文化之人占据了很大成分,为太极拳的发展壮大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坚持长年练拳的人们都知道太极拳以腰为主宰,通过腰的灵活转动,来达到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目的。
腰为主宰,也就是练拳时把人的躯体分为两部分,以腰上为上半段,以腰下为下半段,中枢在腰间,通过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来向上牵拉上半身;而以尾闾中正上翘、敛臀、松胯、屈腿等向下沉,根基在足。这样以腰带全身,形成整体之力,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静结合,手到、眼动、腿到。初练者尤其注意要稳、慢,一套拳打下来的速度最好用熟练者双倍的时间,不宜快。从起势开始,嘴微合,舌抵上腭,吞咽唾液,思想迅速入定,物我两忘,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周身放松,意守丹田。长期坚持,可使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晨练时应选择一僻静场所,远离污染,最好是松柏繁茂之地,然后平心静气迅速人定。
初习太极拳者应从练每一招一式的拳路上掌握基本的拳理涵义,并运用套路中的招式逐渐发展,为竞技作准备。这就要求每位练习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勤于思考,不能蛮练。许多人忽视太极理论的学习,冠以“拳打千遍,其义自现”,然而不动脑地依葫芦画瓢,只是浅尝辄止,想渐人高层,须反复悟之,急速冒进,贪多求快皆不可取,所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尤为重要。
拳架练成后,再逐步学习推手及器械(刀、剑)等,由浅人深、稳扎稳打。太极本身是一种阴阳相合的功夫,它要求每位练习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一身正气,若着邪魔歪道或心术不正者最好忌练此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