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圆四正推手如何“按”
——四正推手经验体悟点滴(11)
(一)立圆四正推手按的过程
程序化的立圆四正推手中,“按”是接于按捋之后。当我沾粘连随的被动的按捋将成功化解掉对方的挤攻击之时(以我是往左按捋对方的手臂为例),如果我不对对方实施主动发劲攻击的捋,就可以向对方实施按了。这时,我的左小臂压着对方近右肘的右小臂处与其右小臂内侧的左手腕、我的右小臂约压着对方的左肘弯处,我的身躯就在后腿的推动下正面朝向对方前移,使得两手上滑与对方的胸部或者两大臂相接触,从而将身躯的力量作用于对方,使得对方失去站立平衡或后退。
太极拳的按也有沾粘连随的与发劲攻击的两种。太极拳的按一开始必然是沾粘连随的按,在立圆四正推手中,按开始的沾粘连随其实已经融合于沾粘连随的按捋中了,因此身躯前移的按就是发劲攻击的按了。而对方应付我的按,首先是后退弧形下压的挤捋,其右小臂则下降从其右侧绕到我的左臂外侧与我的左肘相接触,我的左手腕原来就是按于对方左手腕的、我的右手则仍然按于对方的左肘上下附近。这就是说,对方开始形成了掤,而我则仍然是按,这时我仍然是继续按的攻击。
这样,如果在立圆四正推手一开始,对方掤后就是按,我掤后就是捋,那么,之后双方的掤必然总是出现于挤之后、捋之前;我则总是右手腕与对方右手腕相接触的掤,与我立圆四正推手开始时的掤是相同的,我是不会出现左手腕与对方左手腕相接触之掤的;我的捋也必然是往右侧方的捋。而对方,其右手腕与我右手腕相接触的掤仅仅只是立圆四正推手开始时的一个,之后再也不出现了;对方之后出现的掤都是左手腕与我左手腕相接触的掤;对方这样的掤后也都是往其左侧方的捋。这样的情况一直要到两人相互换手以后才调换改变掤的形式。因此,在立圆四正推手中,各人的掤捋挤按虽然是不同的,但两人如果换手间隔的时间相同,对于步型不同的两种掤捋挤按的锻炼机会两人是相同的。
当对方掤我按继续下去,对方将由掤变为捋,这时我虽然仍然是按,但这时我的按就不应该是属于攻击而是属于沾粘连随了。因为这时我如果继续攻击性地按,我就有可能被对方捋发了。这就是说,太极拳发劲的按是有分寸的,不是无限制地往前攻击,而是“一发即收”的,这就可以有效地使得身体重心不致前移,可以有效避免遭到对方的捋发与顺手牵羊等等的反攻击;上述这种情况也反映在立圆四正推手中,任何一方的按,另一方会有挤捋、掤、捋三个动作的变换。
立圆四正推手中这种双手按在套路里是反复出现的,揽雀尾的按与如封似闭的按都是这种按。其双手运动轨迹的特点也与推手中的按相同,是先往自己的方向沾粘连随地被动往下按,然后紧接再主动地自己的方向下按一下随即弧形转向往前上方向按(这是对于对方而言。对于自己而言,手臂永远是被动的)。而立圆四正推手中这种双手按所有要领的掌握主要也是需要由套路的锻炼中获得的。
(二)立圆四正推手按的主要要领
立圆四正推手按的主要要领如下:
①攻击性按之前,应该主动以沉肩、沉肘带动小臂更加往自己的腹部方向下沉,然后立即由下往前移,随即带动两手上滑。从而我两肘的运动轨迹都是U字形的。这有三个效果:一是肘往自己的腹部方向下沉可能可以引起对方脚下浮动,破坏对方的站立平衡,有利于我的前按;二是肘由下往前移可以尽量使得对方的两臂往其腹部靠拢,妨碍其右手下降往其右外侧移动,减少我受其反攻击的威胁,同时破坏对方的化解余地;三是肘下沉由下往前移可以达到尽量多地暴露对方的胸部,也就是打开对方的门户。整个姿势有压盖住对方手臂、将对方手臂的上方空间尽量多占据的态势。
②我的两肘必须始终在在对方两肘的外侧、自己身躯的前外侧活动,两肘后移也不得往后移到两肩前缘连线的后方去;自己的小臂如敷贴一般尽量多地与对方的手臂接触,从而以我的小臂控制住对方的大臂外侧,以此加强对于对方两臂实施牵制作用。为此,要力求对方的右小臂也能够被我的右小臂压于其左臂之内,使得对方的两臂暂时失去攻防作用,也就是“捆住”对方。
③我身躯力量作用于对方的最佳时机主要是在我的两手上滑已经贴住对方的身躯之后,劲力的方向首先必须往前上方,以此在前按的同时起到将对方拔根的作用;也可以随即再将劲力水平往前作用于对方。
④两手臂不得主动局部用力,要将两手臂当作是两条鞭子,手的力量是腿脚通过身躯传递过去的。因此,在发劲攻击的瞬间,两手与胸部的相对距离是没有明显变化的,甚至几乎是不变的。这是保证由脚而上之传递性力量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关键,也是太极拳“不动手”的一个内容。如果发劲按时手往前有明显的前移,也就是手与胸部的距离有大幅度的变化,这就主要是肩臂局部主动用力的杠杆性的力量了,力量的强度将会减弱。
⑤按时自己的胸正中线与两手连线的中点的连线必须正对对方的胸正中线,使得对方难以化解。关键也是我的手与小臂不能局部主动用力,不要死死地压住对方的手臂。就是说,对方的手臂不是自己手臂下压的目标,自己需要控制的是对方整个身躯,自己姿势两侧的外围力求要对于对方形成吞裹进的态势。
⑥发劲按的瞬间,必须是在撑脊、拔背,以身躯的后撑造成两手臂环形的前撑来形成前按。就是说,发劲按的瞬间,身躯的运动方向与手的运动方向(或趋向)必须是相反的。
⑦可以在沾粘连随往自身方向按捋时,在上身毫无前移的前提下前脚偷上一步或者半步,即使不上步也要有这样的神经反应。即使不上步,攻击性按时必须先身躯在后撑的前提下由后腿的推动前移;不能身躯主动前移。这是按具有威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⑧按时,前胯内缩也就是前腿的腹股沟内收是保证胸正中线正对对方的重要因素之一。
⑨按时,不论是弓步还是坐步,后腿的膝尖必须尽量朝前。这是劲力能够顺遂的重要保证。
⑩按时上身不得前俯。这样容易身体重心前移与上浮,容易遭对方反袭;而且由下而上的力量难以传递。身躯前移必须是在后左腿的臀纹沟处下压前提下两胯往前平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