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立圆四正推手如何“掤”(六)(正文)

立圆四正推手如何“掤”(六)

2012-05-22   魏坤梁
核心提示:立圆四正推手如何“掤”(六)——四正推手经验体悟点滴(6)(五)立圆四正推手掤应强调的共性要领 太极拳立圆四正推手各种掤应...
  
立圆四正推手如何“掤”(六)
 
            ——四正推手经验体悟点滴(6)
 
(五)立圆四正推手掤应强调的共性要领
 
     太极拳立圆四正推手各种掤应该强调的共性要领有:
 
     ①双方右手腕相搭接之掤的形成,右手不应该向前直伸去与对方的右手腕接触,应该如云手那样,右手应该手心向内先由下向左向前向上弧形移动到约肚脐高低前,再往左往前往上往右弧形伸到约与肩同高处的胸正中线前与对方的右手腕相接触。这样,有利于与对方搭手时容易保持不丢不顶之虚的状态。
 
     ②右手腕与对方右手腕搭接时,右臂必须充分放松适当的沉肩垂肘,位于肩外侧前下方的肘下缘的高度必须在自己约乳头下的一肋之下。这样可以较有效地防止与牵制对方的左手向我的胸腹部攻击。
 
     ③左手与对方的右臂搭接应该用大指掌侧大鱼际下部与对方肘上方的外侧相接触、掌心向下。这样有利于之后贴随着对方的右臂活动中,可以灵活地根据自己左臂圆掤的需要,在有的情况下自然地转变为以小指掌侧的小鱼际下部、或者腕部与对方肘上方相接触,或者以身躯推动左手向上滑动以腕后的小臂部位与对方肘上方相接触。有利于保持我左臂的灵活与自然。
 
     ④两臂必须在肩关节十分放松不用力的前提下始终保持向外圆撑的掤劲,形成肩与大臂就像是树的主干与粗树枝,大臂与肩的角度基本不变。而肘关节的放松不用力形成小臂就像是细树枝,大臂与小臂的角度很容易被改变。初学者往往表现为大臂与肩的角度容易被改变、大臂与小臂的角度则不容易被改变。这种情况是必须通过长期正确放松的练拳与推手才能转变的。大臂与肩的角度基本不变表现为一旦遇到外作用力时,一是表现为肘下降,但肘不论如何下降一般也不往后移到胸腹前缘横线的后方去,绝对不移到背脊后缘横线的后方去。就是说,两肘无论高低如何,两大臂始终是呈现为往前抱着一个大球。二是表现为大臂的横向移动在肩关节放松不用力的状态下带动胸部一起转动。因此即使外作用力的方向与大臂的中心线的方向是成一条直线的,由于身躯一被作用动而发生了转动、大臂一被作用动而发生了上下左右浮动般的转动,外作用力的方向与大臂的中心线的方向立即就不再成一条直线,从而外作用力就难以作用到身躯,而且大臂与肩的角度能够保持基本不变。就是说,两大臂与肩的角度基本不变是在放松的前提下,这对于不给对方任何破绽至关重要。这种神经反应没有若干年的有意识锻炼是不可能形成的,但经过不懈的努力,能够成功也是可以肯定的。
 
     ⑤两臂要当成是断臂假肢,身躯对于两臂除了静态的掤劲外,肩对于臂的活动是没有任何主动支配作用的;身躯除了含胸也是没有其它任何反应的。这对于能够使得对方感到终不得力至关重要。
 
     ⑥胸腹必须正对着对方。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前脚之胯十分放松并且内缩是关键。这种体位对于许多非太极拳武术(包括了形意拳与八卦掌)而言在实战中是一种忌讳,因为这样的体位暴露给敌人的身躯范围最大,然而对于太极拳而言,这样的体位是能够左右逢源化解对方攻击的最佳姿势。尤其对于右脚、右手在前的姿势,往往需要使得对方的攻击往自己的右后侧方落空;而对于自己的往前攻击,胸腹正对着对方劲力也最能够顺遂,因此,胸腹必须正对着对方。
 
     ⑦两胯必须始终放松,右胯必须始终要有内缩的反应。两胯的转动由于是弧形的,达到一定功夫层次后,一般情况下转动的幅度要尽量小,但能够转动的幅度必须可以达到90度。就是说,假设胸腹正对着对方的方向是东,两胯的弧形转动必须能够达到身躯完全朝向南。这样在有的情况下才能使得自己身躯原来的空间完全让出来作为对方落空的通道。
 
     ⑧体重基本上始终由一脚承担。但如果将前后两脚的连线分为7等分,感觉上我身躯中心线的垂线始终基本上落在3至5两点之间,始终在这个范围内活动。身躯的前进后退会形成弓步、横弓步与类似形意拳三体式步型的坐步,但实际上主要是两胯的变化。前进往往主要是右胯前移右腿前弓、左胯后移左腿伸直引起的;而坐步往往主要是左胯前移左腿屈膝、右胯后移右腿伸直引起的。后退往往表现为是以坐代退与身躯中心线顺时针地转圈而已。这样除了身体重心稳定外,还使得化解始终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⑨身躯尽量直竖。这样不仅有利于体重基本上始终由一脚承担,因而两脚始终可以灵活提起,而且有利于身躯始终能够灵活地被动升降,从而能够使得对方的下按攻击落空等等。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188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