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的腰隙、丹田训练(正文)

太极拳的腰隙、丹田训练

2012-02-29
核心提示: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无数爱好者为之不断探索。现在,我们不必去看它外在的复杂轨迹,而是直接进入它的核心——腰隙命...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无数爱好者为之不断探索。现在,我们不必去看它外在的复杂轨迹,而是直接进入它的核心——腰隙命门处。

 

  腰胯相连处,是人体重心所在,是人体平衡的关键之处。人体重心在运动中只要不超过带脉一圈临界范围,人体就能保持本身的动态平衡。在对抗中的借力平衡是指受力运动中,自身超出了带脉一圈处于不稳定状态时,通过借对方一点点摩擦力而自身中线回到带脉一圈范围内,就如站在开动的公共汽车中稍稍扶一下稳固物自身就保持了平衡一样。

 

  腰隙与丹田如何统一呢?腰隙与丹田处于同一水平面,腰隙靠后,是先天气之本;丹田靠前,是后天气之本,统一的方法是腰隙为开,丹田为合。同时,随着脚下的前踩后蹬,腰胯瞬间拉开的一摇一抖,丹田如气球般一合一压一放,弹性十足,即可整体爆发。发劲时,劲则从脚下传来,经过各个关节的传递,一下子就从手上轻松发出,通体舒畅。下面介绍具体方法如下:

 

  一、腰轴正骨

 

  腰胯的训练应围绕脊椎的横开入手,脊椎中心在腰椎,而腰椎生理弯曲不利于其作为主轴的轴承功能,试想围绕弯曲轴承旋转肯定是晃荡的。所以让腰椎正骨竖立就成了拳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腰轴正骨的特点

 

  1.能带动肩胯的顺利旋转。旋转才能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如陀螺下面的锥尖根本不能稳定重心,但一抽陀螺,旋转就平稳了。

 

  2.能让身体绕轴旋转,成八面支撑之势。单单是周身僵态掤架,是不能八面支撑的。

 

  3.可使肌肉松松地附在骨骼上,利于毛细血管的流通。如此,通过旋转离心力把心脏血液顺利甩向四梢,减轻了心脏的压力,这是最好的养生运动。

 

  4.能使其形圆,形圆则气顺。

 

  5.腰轴正后,化劲时,肩胯散开绕轴回旋;发劲时,肩胯聚合绕轴螺旋。可前后左右移动重心,作自主性平衡的调节。同时配合含胸拔背,身弓撑起,能使我们气沉丹田,下重上轻,势如不倒翁。

 

  训练方法

 

  腰椎正骨的好方法应是塌腰突肾,即让腰椎后搠以填平腰椎生理弯曲。在桩功的训练中,就有以塌腰突’肾为中心作六面膨胀的呼吸,即“腰骨呼吸一气泓”。

 

  正确的腰椎正直要领应是后背、后臀、后脚跟贴墙站桩,作腰椎正骨的六面呼吸。在此状态下,腰椎则会达到正骨为轴的要求。

 

  另外,“虚坐高凳法”也是调节腰椎生理弯曲的好方法。具体方法:坐在一略低于自己臀部的高凳上,似坐非坐,不要坐实,体重均匀放在两脚与臀部三点之间。此时就是处于松胯、塌腰、提小腹的状态,用手摸后腰处的弯曲是填平的。塌腰与松胯是配合着同时做到的。

 

  腰椎塌腰正骨后,接下来就是对开腰的训练。方法是通过“横开竖合”来达到开腰的目的。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121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