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无处不圆(正文)

太极拳无处不圆

2011-09-23
核心提示:在行功或习练推手、单式时,应时时体会揣摩一圆之中每一微小变化。一圆之中有360个点,先求四方之劲(为开)然后再求圆(为紧凑然后...
  

在行功或习练推手、单式时,应时时体会揣摩一圆之中每一微小变化。一圆之中有360个点,先求四方之劲(为开)然后再求圆(为紧凑然后寸分毫)。

 

能在一圆中得四劲,运用自如者,可入懂劲之列。一般的常用招式可分为上下左右里外几种劲。比如捋劲,就有以上几种,上捋、下捋、左捋、右捋、里捋、外捋等。太极八法应灵活运用。及全身上下内外处处皆一圆也。天地一大太极,人身一小太极,无处不太极,处处为太极圆。

 

圆不是简单的一个圆,太极里的圆是全身都是圆,是三维空间的圆,行功中应感到自身是一大球,又是由无数个小球组成。一肢动百肢随,一处受力全身之圆滚动,使对手有力无处用发不上,身陷滚球之中而不能自已。此时就能感到太极的圆活之趣,真是其乐无穷、妙不可言。此种妙处语言是无法表达的,只有自己去体会才会知道。

 

在行功中,应时时求圆,如架子不圆活,就显得很僵硬。如此很难达高手的水平。在现实中,轻灵、圆活是每一个练功者追求的目标,但是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决非易事,要做好更是难上加难。

 

轻、灵、圆、活四字决是太极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能全做到,拳练起来自然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此练拳就是一种享受。

 

如何能做到呢?

 

,拳论中无处不谈轻,“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轻则灵,重则滞。”“用意不用力”“迈步如猫行”等等,都是形容一个轻字。

 

初学者应先求外三合。一招一式做到步弓身整阴阳虚实分明。全身处处掤起,不可为求轻而使自己的劲松懈丢掉,做到以上要求后才可达到轻。

 

,灵活。在正确的拳架练习时从形体到意念要彻底放松,使通身产生高度协调,在肢体上表现出虚灵劲。有了此灵,才可手眼身法步随心所欲、所向无敌。灵即阴阳在身上的转换运用。

 

,太极以圆为宗旨,用圆的运动去执守于中,稳固自己的重心而去破坏对方的重心。宗旨是身、手、眼、步一动以至虚至灵之浑圆作导引,做到用先天之巧劲引化后天之拙力,以后天引先天之目的。太极拳先求外方《圆》,再求内圆以及上下左右内外不离此圆。处处求圆无处不圆即无处不太极也。

 

,灵活圆活。活是太极拳功法运用的体现。活,即是太极的阴阳虚实转换,没有定式,变化无常。

 

拳经云“有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阴阳不分也”,即双重之病也,显得僵硬、呆板不灵活。

 

一动周身俱要活泼,只有身活才无迟滞之弊。

 

以上四要领,不离阴阳,也是阴阳之劲在行功运用时的体现。此四劲如做好则可达化劲阶段。但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下苦功悟练不可。

 

:掤而不僵,松而不丢,才能体现出轻的含义。

 

:不丢不顶,粘连黏随,随曲就伸,阴阳变化运用自如,可体会到灵劲。

 

:掤而生圆,怀如抱斗,处处掤而不丢,大圈吞小圈,小圈化大圈,无圈胜有圈,不扁不抗,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圆,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含义。

 

:活灵活现,阴阳转换,生生不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先轻、灵、圆,后才可生活,才能四劲完整,在行功及运用时才可运用自如,有“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

 

一层功夫一层理,理论与实践应结合,一步一步来,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不仅在习拳中要做到,在与人交手时更应充分发挥出来。这只是形体,在思想意识上也要做好。在练拳与交手时应时时体会个中含意,此上用意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应默识揣摩去悟练。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013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