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现代太极拳推手中的种种误区(正文)

现代太极拳推手中的种种误区

2011-09-01   魏坤梁
核心提示:(一)纯粹太极推手的独特风姿太极拳的推手被简称为“太极推手”。近代太极拳家杨健侯与 宋书铭先生的弟子许禹生先生在1921年出版...
  

(一)纯粹太极推手的独特风姿

 

太极拳的推手被简称为“太极推手”。近代太极拳家杨健侯与 宋书铭先生的弟子许禹生先生在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太极拳推手术》中说:“习太极拳者不习推手等于未习”。我由衷地体会到这确确实实是画龙点睛的金玉之言。推手不仅是与套路练习不可分离的太极拳学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特别饶有趣味的锻炼方式,而且确实是真正太极拳锻炼的催化剂,同时,太极推手也是太极拳向世人展示其独特武术风姿的一个主要窗口。

 

中国近代约1925年之后,由于一些著名太极拳家南下,太极拳迅速风发云涌般地广泛传播,从而得以在全国崭露头角火红起来,并且尤其受到当时的党政军上层要人、文化上层知识分子的青睐与推崇。如19342月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在上海初版,不仅得到了民国元老蔡元培、上海市长吴铁城等当时国家党政文化上层十多位要人的题词,连当时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人物蒋中正也送了题词,可见太极拳在当时的影响之巨大。而太极推手的实质是太极拳兼锻炼与一定层次实战实习的妙趣绝伦的竞技。因此,近代以来很长一段时期,太极拳学练者相互见面不仅最喜欢的、最主要的交流内容之一是拳艺,而且拳艺交流的主要内容就是推手。所以,推手又是一种很好体现太极拳功夫水平的武术技艺,凡是太极拳学练者对推手的练习和玩味,都是无一不如醉如痴一生热衷的,太极推手的声誉也因此随着太极拳的传播远越海外,尤其受到一衣带水日本等国人士十分的崇拜与追求。由于太极拳绝无仅有的独有特性,反映这种独有特性的推手的传播,太极拳也因此被普遍视为一种神妙莫测、匪夷所思、难以用力学解释的武术技艺。太极推手对于太极拳独有特性的反映,往往是一经推手当即可以亲身体尝到这种滋味的。这究竟是怎么样的滋味呢?陈微明先生1928年出版的《太极剑》一书中所引述的杨澄甫先生对太极拳高手功夫介绍的一段话,就淋漓尽致地描述了这种独特的滋味。主要可以归纳为五点基本特征:

 

①“其臂如绵裹铁,柔软沉重”;

 

②“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技高者能够“即如胶而不能脱”;

 

能够使人感到“终不得力”、“处处落空”;

 

④能够“拿人之时手极轻”,技高者能够“人不能过”;

 

⑤能够“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技高者能够“迅速干脆毫不费力”。

 

我学练太极拳达四十六年,三十多年自觉入不了门、难以窥测个中三昧,到了现在了解了太极拳,确确实实体会到对于其他武术而言不可思议的上述太极拳五点基本特征正是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与以静制动的重要反映,都是完全可以用运动解剖学与力学解释清楚的。太极拳不论有多少门派,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正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所说的“只有一派,无二法门”,因此学练太极拳至关重要的关键是必须明白上述这一段话是太极拳学练不容置疑的座右铭般的核心经典之一。同时,我也确确实实感到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真正入门瓶颈一般的必经津梁,而无论何派的太极推手,上述五点基本特征也都必然是同样具有的。由此反推之,如果名为“太极推手”,上述五点基本特征是不大符合的,或是有缺失的,甚至是没有的,那么,这种所谓的“太极推手”就是不合格的,或是不纯正的,甚至根本就不是太极拳的推手。

 

(二)太极推手的声誉今非昔比

 

令人感到十分婉惜与怅惘的是,现在普遍的情况反映太极推手与昔日相比已经是冰火两重天了。突出地反映于:

 

①杨澄甫先生对推手所描述的特征在大多数的推手名家中荡然无存,推手给人的普遍印象是逞强斗勇主动比拼力气的活动,谁只要有力气,经过若干天短期训练都可以成为推手高手,尤其是摔跤学练者,与太极拳的水平没有关系,实际上有不少推手高手主要是练非太极拳武术的。

 

②推手被普遍当作是与太极拳套路练习没有关系的;绝大多数太极拳习练者对推手没有兴趣,甚至有敬而远之未恐避之不及的。

 

③大多数的推手者对纯正太极推手的基本概念似懂非懂、似是而非,推手理论混乱不堪,有不少与太极拳经典相背的理论成了推手的主流观念。

 

④由于缺乏共同的观点语言,有的推手交流往往造成参与者的相互隔阂介蒂,不少门派之间、门派之中、师徒之间往往因为推手中发生的相互不满与观点不同而关系疏远,因此有的推手成了太极拳界中的一个不团结因素。

 

⑤不少向人展示的推手表演是故意的相互配合、严重的弄虚作假或被掺杂入与太极拳无关的神玄成分,这样的推手成了武术界作为讥讽太极拳的笑料。

 

由于上述这些情况,太极推手的声誉已经从高高的神坛上一落千丈地重重跌下来了。这一情况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世人不得不重新看待与审视太极拳和古代太极拳的经典拳谱。当前的事实是除了许多所谓的“太极推手”其实是正如一位名家所说的“力占七分、技巧占三分”的与太极拳无关的竞技活动外,不少所谓的太极拳锻炼其实质是被画蛇添足地移植入与武术无关的内容而成为仅仅模仿太极拳外形的健身气功活动,有的实质上已经成为主要供集会观赏的文艺表演了。因此绝大多数的人认为现在所流行的一些传统太极拳是没有武术实用价值的。因此有不少对于太极拳一窍不通的人著书立说和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质疑批驳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甚至有一本叫《拳经洞微》的书直言不讳道: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与太极拳是“由于对于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故而所编造出来的”。曾对太极拳崇拜至几近顶礼膜拜的日本等国人士也是如此。《上善若水》一书的《序二》这样写道:“据悉,中国的几位声名很大的太极拳家,曾被邀请到日本,日本人用八台摄像机全方位记录他们的动作招法,最后的结论是:太极拳不过如此”。当然这所谓的“动作招法”就是指推手动作。显然,这样的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弥足珍贵的一些近代代表性的主流太极拳这一国宝武术就很可能被彻底地从武术中剔除出去而归属于健身艺术体操,或者被认为是与非太极拳武术毫无区别的“不过如此”的拳术而只是时间上的迟速而已。而如果这样的假想真的成为事实,那么,正如李雅轩先生在四川省一届二次政协的提案中所说的“吾们的先辈几千年来苦心发明创造出来的太极拳体育就要经吾们的手将他失掉了,岂不可惜。”

 

出现上述令人十分扼腕的情况,有三个历史因素不能忽视,一是太极拳基础性的真传尚没有在文字上留下全面、具体、细致、周密的阐述,近代的和近代活到现代的一些太极拳家选择倾囊相授学生的要求过于严苛,以致于太极拳的真功夫既难于得到传播也难于体悟,因而得到太极拳全面真传的前辈凤毛麟角,大多数前辈在推手功夫上并不全面和纯正;二是现代成名的某些太极拳前辈过高地看待自己,极力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掩饰自己功夫的不全面和不纯正,有的任意自作聪明画蛇添足自诩为代代相传的真传,一些学生则在介绍中极力抬高、拔高自己老师的功夫,奉承为是传统太极拳的全面继承者,而其推手实际情况一经通过音像、视频与现场被人了解了真相,不仅这样的掩饰与奉承都成为了肥皂泡,而且太极拳声誉的墙脚也被一块块地抽去砖头了;三是现代的某些名家和专家缺乏科学探索精神,不懂装懂、自以为是、草率匆忙、结论性地给太极推手下定义、作解释,因而推手在理论上被弄得面目全非。由此可见,传统太极拳的被正确、真正地认识、继承和发展,使得能够在现代武术擂台赛中有一个立足之地与重现辉煌,太极推手的被正确认识和被当作太极拳兼健身与武术锻炼必不可少的内容是重要的关键所在,首当其冲的则是必须能够在理论上鉴别存在于现代推手中的种种误区。

 

(三)存在于现代推手中的种种误区必须清除

 

现代太极推手普遍存在着种种误区:这些误区产生的土壤都是由于不完全了解太极拳、不明白推手在太极拳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者说不明白推手所要达到的锻炼目的是什么。许多推手群体的领头人其实连太极拳究竟是怎样的也是朦朦胧胧、似懂非懂的。这样的情况有多种表现,如:

 

1)将胜人当作推手锻炼的直接目的

 

太极推手锻炼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是培养“沾粘连随”的技能,具体地说就是要锻炼在不用力不主动的前提下能够化解各种攻击同时置攻击者于背势的“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的技能。然而,许多名家以外家拳的观点理解“推手是对拳架的检验”,不知道推手主要是对拳架沾粘连随的检验,把“沾粘连随”当作是“接触”的代词或者是“主动的招法”,以为推手“对拳架的检验”就是能不能打人,以为推手的目的就是胜人,从而想方设法胜人,力图一个回合见效,于是破坏对方的攻击、置人于背势、攻击人往往都是用主动强行用力的外家拳的类似摔跤的方法,推人就象推土机,其实与外家拳没有区别,比拼的技巧中力气是“占七分”的主角,“沾粘连随”自然是被排斥殆尽而名存实亡了。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993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