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太极拳传人或爱好者在赞扬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同时,对国编八十八式太极拳多有微词,认为八十八式太极拳不正宗等等。笔者是杨式太极拳爱好者,同时也学练四十八式、八十八式等国编太极拳套路,以及吴式四十五式、陈式五十六式等其他门派的太极拳套路。为了明了八十五式与八十八式太极拳的区别,笔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太极拳的历史资料和自己练习太极拳的感受,对两套太极拳的特点、优势和适合人群做一比较,以期大家对这两套太极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八十五式与八十八式太极拳的来源
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是杨澄甫先生在南下启根据南方人的特点,在杨式传统的大架子基础上简化改编而成的太极拳套路,在其晚年定型,没有一些跳跃和幅度过大的动作,对杨式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由于早期的太极拳谱只列名称顺序而不排列序号,所以后人在对这个套路的拳式分合上有所不同。如杨振铭、赵斌、傅钟文等将这个套路分为八十五式,杨振基先生将其分为九十一式,杨振铎先生将其分为一百零三式,但内容士并无差别。由于傅钟文先生所著《杨氏太极拳》流传较广,所以人们惯把这个杨式传统套路称为“八十五式”。另外,“八十五”还暗含了‘‘五行八卦”的太极十三势的意.
八十八式太极拳是国家普及推广的太极拳套路,是1957年由国家体委武术处组织太极拳主要流派的专家,在杨式传统套路八十五式基础上整理和创编的。它较好地保留了传统杨式太极拳的风貌,同时又有所改进,已经成为推广杨式太极拳的代表性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