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式太极拳的本质——缠丝劲
太极拳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太极拳的根本方法,也就是常说的基本功。由于太极拳门派众多,理论繁杂,多少年来,人们对于什么是太极拳本质这个问题始终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的人认为练拳要多练习拳架,拳架练好了,就可以健康就可以防身了。有的人则认为应该站桩,让内气慢慢流动,来练习内功。还有的人主张只练习推手和散手就可以了……对于初学者来讲,听了这些争论便很容易不知所向,身不由己走上弯路。其实,以上争论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并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
形意拳、八卦掌是与太极拳齐名的两大内家拳。它们的本质就很清晰,没有那么多争论。形意拳的根本方法就是“三体式”。该拳的各种哲理都蕴含其中,各种动作都是它的演化。所以,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三体式是万法之源”的说法。八卦掌的根本方法是“走圈”;八卦掌的核心思想是游击战术,即“走”。只有练出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使练习者不断提高,才能在技击中体现此种拳法的技击特点。
陈式太极拳素以刚柔相济,四两拨千斤,发劲迅猛等显著的技击特点闻名于世。要想练出这样的特点,使内功提高,就要清楚什么是陈式太极拳的本质。
陈王廷的《拳经总歌》第一句就写有“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陈鑫的《太极拳缠丝劲论》第一句就说到,“太极拳,缠法也”。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陈式太极拳的每招每势都离不开缠丝劲,都是在缠绕,都是在螺旋运动。每一势的蓄力,每一势的发力都是在走弧线。就连丹田内转,内气的运行都在做旋转运动。只有以缠丝劲为基础和核心,才能使内气达于全身,才能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度灵敏的境界;只有以缠丝劲为基础和核心,才能处处圆活,处处切线,以螺旋旋转化解掉对方的力,从而达到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境界。可见,缠丝劲才是陈式太极拳的本质。
二、如何练习缠丝劲
拳谚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是说基本功的重要性。事实上,基本功不仅对于初学者有入门的作用,还对功夫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人练武练到一定水平后就很难再提高了,关键就在于其基本功不是很扎实。这就和树木一样,树大根深,树小根浅,浮浅的根是不能支撑参天大树的。所以,要想提高陈式太极拳的技击水平就一定要刻苦地练好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缠丝劲。
缠丝劲是圆、是球,并且是旋转中的圆和球。它要求“曲中求直”,就是说处处是弧线,处处也是切线,是曲直两者的对立与统一。它要求无凸凹、无缺陷、无断续,要以腰的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到达肢体,以腰为轴来带动肢体的缠丝运动,做到一动腰先动。所以腰是缠丝劲的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