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学练陈式太极拳需注意的几个要点(正文)

学练陈式太极拳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2008-05-29   taiji.net.cn
核心提示:编者按:本文作者系中国武术七段,上海市老体协武术委员会教练,上海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有多年陈式太极拳的比赛和教学经验...
  
编者按:本文作者系中国武术七段,上海市老体协武术委员会教练,上海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有多年陈式太极拳的比赛和教学经验,其所教学生中颇有姣姣者。

  笔者凭借二十余年的执教经验,深知陈式太极拳之所以能强身健体,是与它独特的拳法风格和锻炼方法分不开的。只要正确理解掌握前人总结的拳理、拳法,勤学苦练,就能真正练好陈式太极拳,使其健身之功效发挥至极。

  陈式太极拳首先是一门讲究练意识、练意气、用意识引导运动、动静结合的拳术。练拳时,一定要心静体松、全神贯注、用意不用力(指拙力)。如此,经过长期的锻炼,内在的意气运动和外在的神气鼓荡就能得到协调和结合,从而达到“意到、气到、劲到”的境界。当然,这需一个较长的习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本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多学习,不断加深对拳法拳理的正确理解,对动作多揣摩。“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序渐进。”长期练拳,在意识和运动相结合作用下,使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锻炼和调节,感官功能也同时提高。

  陈式太极拳习练时外形的特点是“开胯屈膝圆裆”。这样使“下盘”更易稳固,从而提高肌体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练拳的人会感到精神倍增。当然,陈式太极拳对膝关节的负载力较大,中老年人特别要注意,不要追求低拳架表现而造成关节损伤,而应该先练高架子,适应后再将拳架适当练低些,但以适中舒适为宜。

  “立身中正、虚实分明”也十分重要。不能为追求外形的花俏而手舞足蹈、东摇西歪,这都是感觉偏差所致。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长兴,人称“牌位大王”,就是指练拳时身法中正。拳法中个别动作要有倾斜,但也要求斜中寓正,这样才能使“任督”二脉气血畅通,有利于身体健康。

  “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螺旋运动”,是陈式太极拳又一与众不同的特点。这种拳法风格和习练方法,因可达到较大的运动量和较强的力度,在演练时,会形成一种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有张有弛,又绵绵不断、滔滔不绝之感觉,这十分符合人体生理活动规律,通过这种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和调和。而肢体的螺旋运动,能促使全身关节节节贯串地推动,对内脏也起到按摩作用,四肢百骸的连动促使周身经络畅通,从而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92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