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十三式揭秘(正文)

太极拳十三式揭秘

2008-05-29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太极十三势为: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心意十三枪为:撑、棚、盖、扎、合、拦、支、秀、前、...
  

  太极十三势为: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心意十三枪为:撑、棚、盖、扎、合、拦、支、秀、前、后、左、右、中定。

  笔者得马雷石先生心意十三枪和太极十三势的传授,笔者在对比演练中发现——太极十三势和心意十三枪在劲力上竟然是完全相通的。此恍然大悟,悟通了十三势抑或正是由十三枪劲转化而来,心意拳是姬龙峰祖师“以枪法化拳法”的结果.而太极拳也是“枪化”的结果!所以太极拳也极其重视大枪,要求在大枪中摸劲、找劲、练劲、长劲。现在太极拳中也有枪法名叫十三枪,但观其实质已不能涵盖十三势的劲力了.可以说,原始的“太极十三枪”2已失传。

  下面详解心意十三枪与太极十三势内涵之关系:

  十三势的“棚”劲,正是十三枪的“拥枪”,枪上崩,内劲走向由下而上。

  十三势的“捋”劲,正是十三枪的“撑枪”,枪右扫,内劲走向自前至后。

  十三势的“挤”劲,正是十三枪的“扎枪”,枪前扎,内劲走向一往直前。

  十三势的“按”劲,正是十三枪的“盖枪”.枪下劈,内劲走向由上而下。

  十三势的“采”劲,正是十三枪的··合枪”。枪内圈,内劲走向由上而下.起点低,落点亦低。

  十三势的“挒”劲,正是十三枪的“拦枪”,枪外圈,内劲走向由上而下.但起势较低,行程较短。

  十三势的“肘”劲,正是十三枪的“支枪”,枪尖上挑,内劲走向由上而下,一沉到底。

  十三势的“靠”劲,正是十三枪的“秀枪”,枪尖下磕,内劲走向由下而上,一升到顶。

  十三势的“进”劲,正是十三枪的“前枪”,往前进步,内劲走向由上而下,起点较低,下到足底。

  十三势的“退”劲,正是十三枪的“后枪”,往后退步,内劲走向由上而下.但起势高,落势也高。

  十三势的“顾”劲,正是十三枪的“左枪”,枪尖左扫,膻中右转,内劲前凸右送。

  十三势的“盼”劲,正是十三枪的“右枪”,枪尖右扫,夹脊左转,内劲后收左移。

  十三势的“定”劲,正是十三枪的“中定枪”,回复中平枪势,气沉丹田。

  大势如此,其中细微不可详述,窍在于点破。十三劲都是运动中的劲路变化,而非静止中的劲,武术是在运动中发力的学问,其中精微还须身教为妙,非笔墨可以尽述。

  从十三枪到十三势,势势对应,丝毫不爽,巧合乎,同源乎?若说巧合.这种巧合不也太过巧合了吗?可以认为,他们根本就是同源同出同一个东西。并且,有些劲力仅在十三势中体会,难以理会其中奥妙,甚至有时感觉是不可思议或是劲势背反的.但如果拿在十三枪中理解,则会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顶,并感觉势势合理。毫无悖逆之处,可见,不懂枪法难悟拳,不知十三枪难明十三势!所以说,十三枪正是十三势的源头,十三势正是十三枪的转化。

  如果没有枪法中的实际体会,仅从十三势的劲力上理解.殊难得其真正。因为十三势的命名是由其外形的走向而定.而一些内劲的走向和外形劲力的走向相反,仅从字义上理解.又怎能体会其内涵!分析劲与势.大约有两种关系,一为劲势同向.也即是惯性力作用.也称顺势力一为劲势逆反.也即是对挣力作用,也称矛盾力。即使是同样的内劲走向.发出的劲力也迥然不同,例如盖枪和支枪都是内劲往下.而枪法走向却相反.盖枪向下,支枪向上。即使是同样的发力方向,而内劲的走向也可能完全不同.例如拥枪和支枪.枪法走向都是朝上.而内劲方向却截然相反.棚枪内劲向上,支枪内劲向下。个中三昧佛日不可说,非在枪法中难以体会其精神,非在枪法中不能解悟其堂奥。

  正因为枪法的流失.所以人们再不能正确理解十三势.对十三势的误解误会比比皆是.若强作解人。结果往往似是而非,令人发笑。例如八法五步说、八卦五行说,强行肢解十三势.野蛮嫁接古文化,风马牛不相及。十三势势势劲法,本无薄厚彼此.又哪来八卦一半.五行一半,又哪来四正一半,四隅一半?更有把捋、挤、按、探、捌”看作用力,把“肘、靠”看作部位的奇谈,岂有总结劲力时把身体部位也算进去的么?此种谬说.实因不明二者之内涵的缘故:山东、河南、安徽一带方言中称向上举的力道为“肘(方言音,用字尚待商榷)”.所以说“肘”应为向上的劲.正如“支枪”的枪尖上挑,而对于身法的劲力来说则是向下的,因为无法理解.无奈望文生义以为用肘部击人。真是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可以肯定地说.目下对十三势的解说许多并不正确。攀附挂靠、牵强附会之处自不必言.有人即使部分地讲出了些窍道。但也不见得完全正确。而此中正误,在十三枪中一体会便知。所以,拿十三枪的枪劲反过来又可以检验后人对十三势的解悟正确与否。

  编后:为使读者对上文能有更深的理解.编者以为有必要对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做一番有关武史文献知识的启蒙工作。欢迎对此素有研究的专家,能将记载“太极十三势”、“心意十三枪”的历史文献资料,按其产生或被发现的年代及出处做一排列并提供给读者。谢谢!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893.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