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凭什么双修呢?那凭的就是字.只有在字的指引下才能双修。所以字的形要懂,宇的义要通。知道字的形状你才能写,知道字的意思你才能讲,自然而然的它就给予了你启示。所以字之为用就是字的性与情。修道的人要懂得字义里面的深远。字义里面的深远没有尽度,多远多深,全在你的聪明才智。你有多大的能力,字就给你引多大。你如果能力小,认识的肤浅,它就短,你认识的深它就长。有字来引导你,你才能有路子,求道有道,求武有武,要形有形.要神有神。
字认识了,知道善也知道恶了.但如何去用?这就是修了。你会写它,就能把它的形表现出来。你会讲、会用了,那你就把它的精神给带出来了。可见练武的修道的就是精神两字,字也是精神两字。不单是人讲精气神,字也是精气神。内练其气,外练其形。宇就是精,空白是气,左一笔右一笔往外伸张那是形。有形就有神,神气带出来了,所以叫精气神。精在气中,精依气盈.神依形生,越有精越有气,所以你写出的字才是圆满的,字形也端庄.正大光明的。不懂这些,写一辈子也是小小气气,没精没神没气,也不能修道,也不能得道,也得不着武.也得不着文。
认字要先学偏旁,再求结构,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一个字,它是一点点积累的。所以要先求简而后求繁。一步一步地不可着急,由简入繁地认识它们就能得到它们。写字也是由简入繁,开始写简字,笔画越少越不好写,写长了就好看了。先求部首是由根上起打基础,找字的类型,那部首就是字的类型,它先把字分了类.如行步多的不是水部,就是走部.这是属动。那静的不是土部就是上。动静都在这部首里头,你把那字天天研究,闲着看的时候看它归在哪类哪种,怎么写,自然你就能得到妙处。不研究这个,天天写字也是瞎写.写一千,写一万,字还是字,你还是你。你得一笔一笔玩味着写,看这笔怎么写,这笔的力量在哪儿,这横在哪,那竖在哪儿,都应当怎么写,你才能把你的本性和字结合在一起。字帮助你,你发挥字,这就aq功夫.也就是道,也就是武,也就是文。你若把它放在身体上,就可以做出种种的行动来,怎么动都可以,这就是武术。
你怎样挥洒没有限制,全在于你自己的精神发挥到哪是哪。不要拘形,也不要拘义,听其自然。宇是你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怎么写?得根据头一个,才能有联系,一笔一笔地露出来,越露越完善,这里就有东西了。如果你稍一失神,它就不听话了.所以你得掌握住了,怎么掌墀呢?这就叫随,一个随,两个随,点横都要形随,一笔随两笔,二随三,三随四,四随五,五随六七都跟着出来了.最多不过十几笔、二十几笔奇妙无比,你写它,它就跟着,你用它,它就随着,写字也好,求道也好,练武也好,只一个“随”字就够了。
要由渐而入,写字是由渐而入,修道也是由渐而入,练武还是由渐而入。所以说,积累成宇,积累成道,积累成拳,都是慢慢积累的。积而成铢.积而成丹。写字成文,积铢成樽,成毫成分,成寸成尺。慢慢积累到寸上.才能入于心。心是寸,寸心,到寸上就成形了,修道人就有心了,由心而成。往下行是丹,往上行是心,就什么都有了,慢慢地就化了。
由点而成字,先一点而生划,一横里两头都是点,一竖也是,所以说点点成字。字写到得神之时,由曲而直.那就是点的变化,似有似无,点点之间有神气连着。不可一味死抹,大杠子似的。要知点划中有气,断里也有气,一横里断一断,当要细,两头粗.横里就有气了,竖也是那样。字写怪.勿写俗,要写出神气来。神由怪出,正所谓断断续续、有有无无、似有似无,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为取神取气,那东西到了你身上就是道.发挥到外面就是拳。用拳也不是死乞白赖地去打人,也要有断有续,有轻有重。你没有轻,重也发不出去,你得有轻有重,飘洒自如。写字、练拳术都要有轻有重,归到身上.就是有阴有阳、有刚有柔。所以要懂得三合一,字就是道,拳也是道.字也是拳,所以谓之内家,为武当所宗。可见只有武当这一派才懂得三合于一,即有意、有情、有性;有道、有文、有武。总之都是由字而来,所以叫文中武,武中道,即文里面有武.武里面有道。
另外还要懂得一知、二修、三得。知道不练不修白费。你光知道而不练.你也白知道。要先知而后练、后修,才能得。要不你就得不着。三才是求道,得道谓之神仙。儒、释、道三教你都会用了,那才成呢。儒释道,缺一不可,都得懂。拿道解释佛也可以,用佛解释道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佛经也可以.再看道典也可以,返回来都是儒。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行。你光知道了字.明白些字了.挺好,但那只是儒,还没跑出儒的圈去,还只是在知的范围内.因为没到你身上,字还是字呢,你要把字练到身上,那才是得到(道)了。比如神剑门的转圈儿,当腰要空,胳膊紧.身内空,空转。若实了就不转了.所以叫空转。扣步,步越扣越严,功夫都在脚脖子上,神往下贯,肩提带.用耳向上提,人身有六耳四眼.想什么都从后面想,瞪眼没用。用的是四眼六耳,当腰不动。中腰是气.中气不动,动是外面的灵感。外家是中气动,内家不动中气,是灵感动。中气要养,不能动,一动,气就不在丹田了。所以要静养,外圈动,内里中气不动,老灌着在底下,动的是两肩两胯六耳。太极拳的左顾右盼即用耳.左边半身够,右边半身够。是天然的,所谓一动无不动,指的就是这桶子,不是全不动,是整体动。太极也不是死的,那大圈小圈,往这么是黑的,往那么是白的,阴阳合用,半阴半阳,又阴又阳。
两极是真,两仪是场。谓之磁场。阳极为南,阴极为北。两极是南北通,永远是通的,两仪不通.是两边扇。河图洛书就是一个磁。磁叫母,谓之磁母。电无磁不灵。一切火光没有磁它发不出来,.水里没有磁它不能流通。可见一个磁就够了.即会分又会吸,当腰不动为磁母。好机器也得有轴,谓之轴心,磁心就是轴心。磁不是表现为半节黑半节白吗?指南的是白的,北边是黑的。这就是阴阳,它不能横拐。天心是极永远不能动,才有南纬北纬,才有赤道。如果你把日月翻了个,那怎么能行呢?所以天地总是这样,两仪分开.当腰是赤道,地球这么一转。日头不动,天文地理都在里头。没南极.球也没南纬、北纬,东经多少度.西经多少度,那你怎么算呀?因为有极才能算出来。所以指北永指北.指南永指南,才有度数,三百六十度周围,南北一百八十度,四外九十度.春夏秋冬都在里面。字也是那样.也有上下,绝没有横着写的道理.这就是当中有磁也。可见阴阳本一气,修道的练回去,回到了一上.一即是气,大道完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