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敛气入骨通天地 —通天彻地(俯身拱腰)(正文)

敛气入骨通天地 —通天彻地(俯身拱腰)

2011-03-21
核心提示: 通天彻地法(也称俯身拱腰法)是笔者在师传基础上深入研炼的结晶,是太极内功修炼中炼气入骨、元气洗髓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法练习的...
  

    通天彻地法(也称俯身拱腰法)是笔者在师传基础上深入研炼的结晶,是太极内功修炼中炼气入骨、元气洗髓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法练习的主要部位是脊柱。

    现代医学认为,脊柱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惟、尾椎组成。脊柱中央有管道,称之为椎管,其中容纳脊髓,脊髓上端直接连于颅内脑组织,下端在脊髓圆锥以下形成马尾。由脊髓分出的神经根,从脊椎的椎间孔穿出,分出各种神经分布于全身各部的组织器官,主管着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等功能。脊柱也是人体的支柱,不仅承载体重负荷,缓冲震荡,而且参与组成胸腔、腹腔、盆腔的壁,保护胸、腹、盆腔脏器,四肢与头颅均直接或间接地附着在脊柱上,任何部分的负重、受力均可传达到脊柱。可见,脊柱对于人体生命活动是多么重要。

    通天彻地法就是一种以锻炼脊柱为主的内功修炼法,对于练习太极拳者有很好的促进内功修为深化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如下:在形体上,主要是从脊柱的动作入手来强化脊柱的功能,进而使大脑(意元体)及周身组织器官功能得以调整和加强;在意念上讲究神气合一,使精神直接转化为能量,从而使人体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开发。

    为什么把“俯身拱腰”称作“通天彻地”呢?这是针对练功层次而讲的。“俯身拱腰”是根据功法中的形体特点来命名的,而“通天彻地”则是练功过程中整体意境的表述,同时也是练习本法所要进入的状态和达到的目的,即用真气打开全身的穴道、毛窍和腠理,运用体呼吸接通天地之气,使意识与虚空相合,把虚空的信息(真气、元气、混元气)直接用意念接收到体内,使之成为一股能量在人体内畅通地运行,从而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

    为让大家系统地掌握通天彻地法的内涵,本讲座主要分十二部分进行,其中第六部分又分为整体慢起和快速上起两个层次来阐述。

    一、人天混融(胸前合十)

    古人认为人与天地大自然都是一气化生的。《内经》中指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帝曰:何谓也?歧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就是说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是可以认识与掌握的。对此,《太平经》说的更明确:“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各有自始祖”,又说:“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即人与天地同为宇宙大自然的一部分,共同享受大自然的哺育。

    太极内功修炼的过程,就是人与宇宙大自然混化(人天混化)的过程。在练功开始,即调整身形和起势时,就要直接从人天混融入手,通过意念导引、形体运动、气机升降,使人与大自然进行开、合、出、入、聚、散、化的混化,从而使练功者达到天地人相合的境界。其具体方法,就是人通过调整身心,使之进入一种“道心”的修炼状态中,用以意引气的方式,打开天门,接通上方虚空;打开涌泉接通地下虚空,如此就可使天地人合为一个混元整体。

    古人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止是枉然”。内功修炼中不跑念头,注意力集中,意守体内,多注意身体相应部位的变化,久而久之,体内气机就能动起来,精神随着形体的调整也就提起来了。怎样提起来?就是在锻炼的过程中,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落地生根,脊柱上下似呈一直线.在放松的状态中,神意照体,引动清阳之气上升,从而将身体(精、气、神)提起来与天地的虚空连为一个整体,达到顶天立地,形松意充之境界。

    (一)动作详解: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眼轻轻闭合,全身放松。两手插入地下虚空,在浓浓的大气海中心,虎口带动,体前捧球上升,至胸前呈合十手(图1)。

    (二)意境指导:调整好身形后,进入放松入静的状态,意念两腿站在无限深远的大气海中心,随着手指微动、手心含凸混融地气,像有一种若有若无的能量在混融,然后用意念把它拢聚成一个大气球,然后把这个气球很形象地捧起来。这个过程就是天人合一的过程。意识里有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神与气合”的意境。

    (三)内涵解说:一个非常简单的捧球,内含无穷的奥妙。当我们两手体前捧球上升至胸前合十时,要非常形象地把这个气球捧起来(实际上就是捧起虚空的能量)贯到体内。这合十手是一个定心诀,你安安静静地体察体内的气机,闭着眼睛向里看,耳朵向里听,若接到人天混融的整体信息一般,一下子就会领悟“自性”(修道者讲的道体,即渐修与顿悟所感觉到的一种状态)而打开心窍。在心窍似开非开的过程中,意识里会出现心包天地、心包太虚的意境。这实际上是我们的心与万物融在一起了,虚空有多大,心胸就有多宽。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感觉到有种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感,让自己珍惜现在的机缘,刻苦研炼,使自己的身心更加完美,进而为造福人类的健康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842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