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领顶劲”是一种结果,知道不?当你裆胯松开,四?内收、尾椎微泛后,自然达到“虚领顶劲”的状态了。
一念动,力发于脚,裆胯传递,主宰于腰;腰胯动,内劲行于四梢.
曾见过一些太极高人在媒体上表演丹田劲,也常有拳师教你时,嘱咐你要“气沉丹田”,时间久了产生丹田劲,如何神奇云云。这都是忽悠。本人至少被忽悠了十年之久,且根本达不到将气沉到丹田的本领。在“此教你一招,可能胜过你练三年拳吧:你微微屈膝松胯即可,尾椎用意微向后泛,顿觉丹田是在何处,且在四?放松的配合下,一呼一吸,自然气沉丹田了。
比如云手,你的模仿是举双手,交替转圆圈,身肢随之而动,你错了,你正好练颠倒了。正确的方法是,脚内侧用劲,其力传于腰胯,行于肩,肩找肘,肘找手,轻灵之间,双手随腰胯至转动,自然画圆。
凡是腿疼,都是练拳的方法错误了。方法正确时,你会感到膝盖只起到前后弯曲的功能,而膝盖几乎没有承受力量,(重心的那个膝盖)其力量很流畅顺遂地由大腿直接到小腿,至脚心,故谈何腿疼?
我给大家来解释:外三合是对拳架的要求,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所谓合就是说,要一起动,比如说:手与足合,就是说手到脚到,等你这个动作定势了,手脚要在一个平面上,用文字解释的不太清楚,不知道大家看的懂不!做个板凳,指的是尾椎骨要和你的脚后跟在一条线上。所谓缓慢,是因为,太极拳要练的到位不容易,所以牺牲速度,要是练的又准又快,那当然好!太极拳是用身体练的,不是用手,手就是摆设,所谓太极无手,说简单点,就是你的手长在你身子上,你身子动了,手能不动?从运动学来讲,就是全身发力。太极拳讲究被动练拳!就是说,往前去,你要想象是被别人拉过去的,而不是你主动过去的!也就是所谓:舍己从人!还有:欲左先右,就是说,你要往左去,先要往右来一下,这是一种劲,不是说动作!呵呵,不知道大家看得懂不!太极拳说来很简单,但往往越简单的东西越复杂,太极是个圈,奥妙在里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