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照奎老师教学过程中一直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陈老师生长在陈氏大极拳世家,家学渊博。自幼即受到太极拳学的熏露陶和培养,青年时代又刻苦用功,因此,他对家传太极传统的继承,有着无比坚实的探厚的基础。1961年后,他又受聘于上海体育宫任陈氏太极拳教练,在多年的教拳实践中,他拳艺更加臻于上乘水平,而且有他自己的风格。他所教的拳架,形式完善,内容充实,甚受广大学拳者的热爱,我就是由于看了他的拳架深表热爱,并由雷慕尼老师介绍而向他学拳的。他不仅拳架精美,推手水平很高,而且对太极拳的理沦也有很深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他一直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用理论指导实践,太极拳的理论是比较丰富的,同时也是很深奥难懂的,但陈照奎老师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教学十分自如.他有文化水平,也有科学头脑,对太极拳内容的解释从来不讲玄学,更不讲迷信,而用的是科学道理,如生理学、物理力学,心理学等等,颇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陈老师生长在陈氏大极拳世家,家学渊博。自幼即受到太极拳学的熏露陶和培养,青年时代又刻苦用功,因此,他对家传太极传统的继承,有着无比坚实的探厚的基础。1961年后,他又受聘于上海体育宫任陈氏太极拳教练,在多年的教拳实践中,他拳艺更加臻于上乘水平,而且有他自己的风格。他所教的拳架,形式完善,内容充实,甚受广大学拳者的热爱,我就是由于看了他的拳架深表热爱,并由雷慕尼老师介绍而向他学拳的。他不仅拳架精美,推手水平很高,而且对太极拳的理沦也有很深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他一直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用理论指导实践,太极拳的理论是比较丰富的,同时也是很深奥难懂的,但陈照奎老师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教学十分自如.他有文化水平,也有科学头脑,对太极拳内容的解释从来不讲玄学,更不讲迷信,而用的是科学道理,如生理学、物理力学,心理学等等,颇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对初学拳者特别注意打基础的工作,让学生进步有阶,步步提高。
我记得陈师给我上第一次课是在陶然事公园内一个僻静的角落,在那里他问我说:“你学拳是愿意学细点,还是想学快点?”我说:“我愿学细致一点,只要能学到东西,慢些没关系。”他听了很高兴。他说:“学拳要想学到真东西.贪快是不行的,学拳最要紧的是先打好基础,以后进步就会快啦,像盖楼一样,基础没打好,楼盖得再高也非倒不可。”于是,在陶然亭公园他给我上了第一次课。内容是:单手的顺逆缠丝,进一步退一步的单手顺逆缠丝。”后的几次课睬单平厩逆缠丝外,又进一步教我双手的顺逆缠丝,进一步退一步的双手顺逆缠丝。以及连续进步,连续退步的双手顺逆缠丝。接着又学太极拳中的脚型,步法、以及前踢后踢的腿法,手型手法等等。当老师认为我对上述基本功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才提出让我学第一路拳的架子,学第一路架子是在老师家中,开始要求很严,他一招一式一手一脚的示范,我一招一式一手一脚地模仿,进度很慢,一式模仿不够熟练是不往下教第二式的。老师讲,“学拳如学字,学字之初,先一笔一画地模仿,要横平,竖直,钩、点、撇、捺都要正确,笔的提、顿、转,折都要合乎要求,先求形似,进一步求神似.先学正楷。再学行书和草书.顺序是先慢后快.学拳也如是,先从一招一式一手一脚模仿起,先从外形模仿,打下正确的基础,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改拳,学架子一招一式都有规格,一手一脚都有地方,初学不严格要求不行。如果随便囫囵过去,会给以后改拳造成极大困难。俗话说的“学拳容易改拳难,”这里所谓的学拳容易,是指那种不严格要求学习的,很随便学习的,实际上学的东西是似是面非的东西,这样学当然容易,但这样学到的拳,内中有很多坏习惯坏毛病,改起来难极了,对以后的提高是很困难的,如果一开始就要求严格,打下一个好的拳架基础,头遍架子基本上做到外形正确.看起来是慢了,但以后深一步改拳就较容易正确,看起来是慢了,但以后深一步改拳就较容易了,以后提高也就快了,有些同志学拳贪快,想在短时间内就掌握太极拳,这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至于有些人还没学会架子就想推手,就想发人,就更可笑了.俗话说得好,,欲遭则不达’,这是至理名言,特别是学习陈氏大极拳这种高级拳术,它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岂是短时司所能掌握的?所能学会.所能理解,所能达到的,即使老师每天把着手教.学者有一定的聪明,也得有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弄懂学会.至于练到身上,练成高级功夫,完全掌握.非十几年到几十年不可.学头趟架子.一般有半年时间可学完,但改起来非要用几年的功夫.还恐怕未必能改好,因为改拳的内容更高了。初学是外形模仿,是表面东西.而改拳,(需要按照拳理拳法去要求,使学习者由浅入深,逐渐提高。从不能到能,从不会到会,从下懂到懂,从初级到高级,这就是改拳的全部内容,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我在陈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用了近—年的时间学完第一路架子,之后进入改拳阶段。改拳阶段老师要求更严格了。简直搭架子阶段所学的似乎都不对了.有时一式改好几遍仍然不合要求,我有些糊涂了。心想,怎么越学越不对了?老师发现我的这个思想后、便举一例子:对我说:“有一个练陈氏太极的,一般说外表练的满不错了。许多人谈起来也很夸奖他.他自己觉得也不错了,一次找我来给他指导,他练过后,问我练的如何?我说.可说你练的都对,也可以说你练的都不对?那人听了不明白我的话,问我怎么又对又不对?我说:说你练的对,是用最低标准来看.因为你外形模仿的还差不多.说你炼的不对,是用高标准来看的。因为你身上还没有太极拳事高标准应有的那些东西,我听了陈老师这段话后,得到很大启发,心想;无论多么难也得改下去坚持就是胜利.高深的东西必然不易学,理解它困难,做到就更困难。但坚持按老师的要求改下去,会达到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