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心经
——从一则谜语所想到的太极拳境界
王志远
十足神通。神,《周易·系辞》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周敦颐说:“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周濂溪集》卷五,《通书·顺化第二十一》)。又说:“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通书·诚几德第三》)。周子对诚、神的定义是:“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通书·圣第四》)。由此可见,神是人在心境保持一种与宇宙本体相一致的寂然不动的虚静状态时,与事物相感相通而阴阳不测的状态。是生养变化、资始之道。所谓“相感”就是阴阳的相互对应与补充。所谓“相通”是就阴阳的和谐和融通。而所谓神通,就是通与神也。《管子》曰:“思之、思之、思之而不得,鬼神将之通之”。“神通”是指物质世界中越出常人人力范畴的种种非一般人所具有的能力。“神通”可以因修为激发人体的潜能而生发,不仅能知常人之所不能知,也能为常人之所不能为。
太极拳修为,在内不外神气,在外不过身心,其旨不离返本。返本还原之修即“逆修”,亦即“专气致柔能婴儿”,复返“婴儿”时所固有的自然纯朴之境界。所以太极修炼必须“一念不起,寂然不动”“二目无光,内敛精神”“三餐不食,辟谷养气”“四肢无力,负阴抱阳”“五管不用,灵通天地”“六神无主,元神自主”“七窍不通,窍窍光明”“八方通融,四象可控”“九九成非,仙风已成”在人欲横流的环境中,心灵自我纯化,使之回归到圣洁的精神家园,精神上有了家园,从而可“知法忘形入化境,到处浑元太极成。”太极拳方可臻于阴阳莫测之神通境界。及此境界,身心交感,内劲发微,留藏金息,饮纳玉液,真气运转于丹池,神水循环乎五内,荣气荡涤,酥团融流注心,欢畅周身四肢。足蹑清风,若白云之在天舒卷,身浮太虚,如明月之印水动荡,载沉载浮,履虚如实,就下而上,冉冉与祥风遨游,飘飘随闲云出没,看沧海以逝波,提阴阳而舒啸,砥柱崇崇镇中流,撑住天地分刚柔。精气合神,忽然轻运动,淋漓尽走龙蛇迹;逐末返本,一气自流通,只见太极写灵性;正气浩然,俯仰于天地间,虽天地犹不能约束,阴阳犹不能陶铸,则太极自然脱化,十足神通,出世度已可以资其本原,入世度人可以尽其妙用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