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陈式太极拳特点(正文)

陈式太极拳特点

2008-05-29
核心提示:陈式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是由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氏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发展至今已形成了陈式太极拳套路、太极拳推手、太极大...
  

陈式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是由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氏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发展至今已形成了陈式太极拳套路、太极拳推手、太极大枪等器械的演练体系。其中太极拳套路中的第一路拳(老架)和第二路拳(炮捶)很能体现出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第一路拳的动作以柔为主,以刚为辅。手法中多以拥、捋、挤、按四正的劲力为主,辅以采、捌、肘、靠的四隅手。用力方法是以缠丝劲、以柔抑刚与以柔化刚的化劲为基础,动作以缓而稳为宜,尤其注重缠丝劲的运用与演练。第二路拳的动作紧凑而疾速,刚多柔少。手法中以采、捌、肘、靠的四隅手法动作为主,具有窜蹦跳跃和闪展腾挪的演练特点。尤其在螺旋劲方面别具一格,它在运动中旋腰转脊、旋腕转膀和螺旋转膝等动作,使练习时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功效。由于陈式太极拳震脚、发劲、跳跃等特点,所以其练习时的运动量远远大于其他传统的太极拳,二路炮捶更是如此。

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缠丝劲按其性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掌心由外往里翻的顺缠丝,一般都以掤劲出现;另一种是掌心由外向内翻的逆缠丝,大多以捋劲为主,这两种缠丝劲贯穿于太极拳演练的始终。内缠丝和外缠丝的不断变化,形成陈式太极拳独有的螺旋式运动,演练时只见大圈化小圈、小圈变大圈,动作变幻万千,形成运动如缠丝、运动如抽丝的境界。

初练陈式太极拳,一开始缠丝动作可以缓慢一些,螺旋画圈大一些。熟练之后,这种缠丝圈就越画越小,达到有圈不见圈而似有似无的境地。

近些年来,新编陈式太极拳套路不断涌现,这对普及陈式太极拳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初习陈式太极拳者有了一个很好的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机会和条件。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79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