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代李道子所传的太极拳授秘歌为:“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简称“八四秘诀”,它一经传出就被太极拳界视为珍宝。笔者认为授秘歌与“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句一样,都是指的内功修炼的层次、境界。不同的是“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句话指出了我们修炼中的四个阶次、指导原则;而授秘歌则是在总原则指导下,把我们内功修炼中出现的各种表象、达到的境界给予了形象化的表述,使我们的修为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因此,两者对我们修炼内家拳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授秘歌不同于其他太极拳拳谱那样对我们盘架、推手给予具体指导,而是从宏观上,高层次上对我们练拳修为进行了概括,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各武术家对授秘歌都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习练太极拳、八卦掌有年,对内家拳有了些微的感悟,现对太极拳授秘歌与内家拳修炼谈点自己认识。
无形无象
无形无象一是指:练拳时一定要身心放松,不要主观上一味追求动作、姿势等所谓功夫。人常说,功到自然成,一味死追容易着相,出现偏差;二是指:我们练拳到一定时候、火候,能达到身心合一、物我两忘、“大道无形”的境界,它与全身透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种表现形式。
全身透空
全身透空一是指:练功盘拳到一定阶段出现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所谓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身体飘飘然,没有重量感,似乎不存在,无形无象,全身透空。练气功,特别是养气功,最容易达到这样的一种景像。二方面的意思是说,太极拳毕竟是武术,讲究内功、内劲的修炼,它通过长时间的盘架、对太极拳文化拳理的追求和对武艺的浸淫,并伴随着内劲达到的一种高层次的境界。比如,太极拳讲松散通空,就是通过放松的习练逐步培养起内气、内功,而这种内气、内劲不能老在自己身上存留,还要散出体外,使全身气血、经脉通透,进而达到全身透空的境界,这样才能把内劲挥洒自由地作用在他人身上。从修炼的角度讲,是一步步走向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层次。它的空不是顽空,绝对的没有,而是伴随着一种巨大能量的通透现象。比如,打坐中出现的自发功、大师级拳师内力发人的种种神秘现象等。全身透空的表象为全身没有边际感,太极拳讲身体像倒扣一口大钟,内气向外弥散,八卦掌转圈到一定程度,身体空空荡荡,潇潇洒洒,内气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