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很重视全身的协调性、完整性,即拳谱上要求的“一动无有不动”。“上下相随”与“内外相合”就是为了这一目的而提出的口诀。
在学拳架子的时候,一手一式都应首先做到上下相随。不是上面手在动,下面脚也在动,就上下相随。而是每一式手脚都应同时开始动,也要求同时到达每一式的终点。此外,如转腰、沉气、开裆、弓步等等,都应在此瞬间配合得恰到好处。粗看容易,但是因为太极拳要求细致精确,真正做到就相当困难了。
未得真传或者粗心的习练者,每次变换脚步时,弓步完成后,手上的劲力还不能到达,或者开裆不足,这就是未能做到上下相随,也就是不完整。像这样练下去,就不会取得技击功夫上的成果,到推手时,必然化劲化不好,发劲也发不出来。
至于内外相合,要在一趟拳架已学完、上下相随已基本上做到之后,再来留意。大体说来,就是从身体的正中线开始,用思想引导,依先后次序运动各关节。做到节节贯串,动作内收、蓄劲时,要将心意都随之收回至极小;动作外开,沉气发劲时,心意也要与之相随外开至于无穷大。手、脚、身的运动,要有带动周围的空气至若干距离之意想。
“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也是在长期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到的,所以初学者还是应该从松柔处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