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如何做到“松腰”?(正文)

如何做到“松腰”?

2008-05-29
核心提示:太极拳要求含胸、沉气,因此在含胸时就必须松腰。松腰不仅帮助沉气和下肢的稳固,更主要的是它对动作的进退旋转、用躯干带动四肢...
  

太极拳要求含胸、沉气,因此在含胸时就必须松腰。松腰不仅帮助沉气和下肢的稳固,更主要的是它对动作的进退旋转、用躯干带动四肢的活动及动作的完整性起着主导作用。敛臀则是在含胸拔背和松腰的基础上臀部稍做内收。敛臀时,可尽量放松臀腰部肌肉,使臀肌向外方舒展,然后轻轻向前、向里收敛,像用臀把握身体动作的变化、调整重心的稳定,以及对推动劲力到达肢体各部位,都起着主要作用。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腰部要求“松沉”,是为了“气沉丹田”能够沉得充分,使得上体气不匕浮,下肢稳当有力而又转动灵活。为了防止后背或内凹或外凸,腰部又要求直(有往上顶和拉长之意就能直,腰直就表明这一转动的中轴不弯、不摇晃,中轴不弯、不摇晃地转动,才能使内劲达到支撑八面的灵活功用,而不致偏向一面。偏于前后如俯仰病,偏于左右为歪斜病)。由于全身放松,腰以上的体重自然下沉,其重量全部由腰部来负担,所以腰部必须竖直方能坚强有力,腰杆方能挺得起来。

        劳动中的挑担和运动项目中的举重,都需腰杆挺直,才能发挥功效,避免震伤。

       太极拳内劲的运转要通过腰脊来带动四肢运转,所以武禹襄的《太极拳论》说“主宰于腰”。腰部要像车轴(轴心)那样地直竖、稳定、圆转、不摇摆、不软塌,徐徐转动来带动内劲和四肢如车轮般的旋转。“车轴两命门,一震摇又转”是指在腰脊旋转时,两侧肾脏也在旋转活动,使肾脏获得锻炼。《拳论》(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又说“腰为纛”,这也是比喻腰部须如古代军队的中军大旗那样的直竖。每势定式时,腰和胯微微松沉,就有助于使动作灵活,重心稳定,使内劲通过腰轴旋转的离心力而推动贯注于四肢尖端。腰部不放松,不正直,臀部就容易过于突出,尾间也就不能正中,对“神贯顶”“力由脊发”都会发生不良影响。《拳论》又说“命意源头在腰隙”,“腰隙”指的是两肾,俗称腰眼,古人认为肾是体内气体的源头,所以陈鑫的《拳论》说“气由肾发”。肾壮则精足、气充、神清、目明、身强,所以《拳论》强调“刻刻留心在腰间”。

       腰部动作对健身和技击有极大关系,因此,初学拳时首先要注意腰部的放松,也要注意直和沉。在放松的基础上注意直和沉,可以避免往下硬压和往上硬拔,以致影响腰部旋转的灵活性。任何拳种都注意腰力的运用,腰力运用得当,可以使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太极拳家曾说:“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脚,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摔法的诀窍强调“拧腰变脸”,都说明腰在技击性锻炼上是何等重要。

        吴式太极拳做弓步时,虽然上身前俯,而腰和身则必须竖直,即头顶要直贯脚跟,在无形中成一直线,这是“斜中寓直”的一种身法。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79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