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五种传统流派之一。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及兄弟数人都是跟杨露禅习练陈式太极拳。为深得太极拳精髓,武禹襄赴河南,在赵堡镇随陈青萍学得陈式小架太极拳,终成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拳架紧小,要求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体,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步伐小巧灵活,虚实分明,迈步时足尖先着地,随后再足跟徐徐着地;弓步前脚膝盖不得超过脚尖,后腿不可挺直高拔等。有意思的是,五种太极拳流派中仅有武式太极拳是经过几代外姓人而流传于世的。武禹襄传拳于李亦畲,李亦畲传至郝为真,又传至郝月如等,所以人们也有把武式太极拳称为郝式太极拳的。
现在尚有人相传的是96势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推手也称打手,仪有活步推手一种,没有其他流派太极拳所拥有的定步推手。武式推手的步法是进步三步半和退步三步半,原因是活步推手可以灵活运用,既可以练步法和身法,又可随时变化手法,在动中发劲,始终保持中正稳定的姿势。
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五种传统流派之一。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为形意和八卦名家,后跟郝为真习太极拳,他将形意拳、八卦掌和太极拳三家之长,融会贯通,独创了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有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特点及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每个动作转身时,均以开与合的手法相接,所以也称做开合活步太极拳。
现流传较多的是97势孙式太极拳,此外,尚有较短小的孙式太极拳套路。孙式太极拳推手独到之处有步法中的静步、动步,另有合步和顺步,其中合步和顺步均伴随静步和动步进行,可以说在步法方面是比较灵活而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