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对“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理解(正文)

对“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理解

2008-05-29
核心提示:这句话也出自王宗岳所撰写的《太极拳论》,它高度概括了太极拳对虚实的要求。所谓“重”是指重心移动方位过于填实而产生的呆滞现...
  

 这句话也出自王宗岳所撰写的《太极拳论》,它高度概括了太极拳对虚实的要求。所谓“重”是指重心移动方位过于填实而产生的呆滞现象。太极拳演练或推手时所出现的偏重、双重都是弊病,应尽量加以改正或克服。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是指与人交手时,左侧的肢体如微感重心过多偏移,就立即把左侧肢体放松变虚,把劲力隐去;右侧如微感重心过多偏移,就立即把右侧肢体放松变虚,把劲力隐去,使得对手无法确切掌握你的劲力方向,更不好把握你的重心而进攻。众所周知,发放必须得到对手的重心实处,如得不到对手的重心实处,那就很难施力发放。因此,凡对手想要得你重心实处,你就相应地变换虚实,使对手感到发劲发到棉花堆卜-一样而找不到实劲。这里主要依靠肢体触觉等感知的灵敏度,来作出迅速和精确的反应,使对方感到难以捉摸。例如:对方好像能按到我的重心实处了,但真正按来时,实处不早不迟地已经变虚,这“实劲”仿佛就沓如黄鹤了。而李亦畲(1832~1892)的《五字诀》说:“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此话既本于《太极拳论》,又增添了以腰为轴、借力反攻的含义。这就在大体上相当于其他拳术所常说的“左避右趋”与“右避左趋”了。当然,在趋避的具体方法上,依然是各有特点的。

为了便于掌握虚实相生这一太极拳运动特点,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分清主要的三个虚实,即脚的虚实、手的虚实和一手一足的虚实。

(2)  注意调整左手左足和右手右足的虚实,这是“上下相随人难侵”的主要关键。

(3)  要根据轻重浮沉的原则,经常检查自己划虚实中的缺点。

(4)  要做到双轻、双沉和半轻半重这三个无病虚实,这要刻刻留心,久久锻炼才能养成。

(5)  推手时不要忘却“隅手对待隅手”的原则。正手与四隅手要相互转换,两者俱练。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上一篇: 太极拳要求
    下一篇: 太极推手中的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73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