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乃国之瑰宝尊为国粹。渊源之久与人类同岁。其内涵集人类心血和智慧。武术一词吾觉尚狭,应是武之道,理之为,学为艺。武术之发展是人类生存之大器,工具和器械的演进是动物区别之阶。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遍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硚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竞,东方白。”这首词显示了伟人的胸怀,气势雄浑,纵贯古今,对人民之爱,对战争残酷无情的指责。表明了人类为了谋求和平发展的艰辛。词中的“石头磨过”、“弯弓月”“挥黄钺”都是武术器械。“铜铁炉中翻火焰”说明了武器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发展史。人类为了生存,狩猎、耕种,战争中对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打开了智慧之门。从石刀、石斧、绳索、弓弩、火器的研发使用,使人类变为地球上的智慧生命。
今天,武术爱好者不为生存斗争而习武,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和武术中艺术美的追求。这样不但要学而时习之,更需增加武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武术素养。武道之宽广,武术之庞博;武学之渊远,武术之精高,此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尘之蜉蚁难阅武道之广大,只拾芥叶已觉千古芬芳。就武术中器械旁议,以慰好者之乐。
茅元仪曰:“器械者,所以御侮也。然御侮之用有方,鼓气之用无方。有所恃,则神全。有所倚,则力张。神全力张,稚子可以驱虎豹。况均之手足耳目乎?”茅之说,是器械在生存斗争中的作用,可恃可倚,神全力张。而今天武术爱好者非也。但是从中也体悟到器械是人类的手足耳目的延伸,要做到手足耳目也必须人械合一,体现习武者艺术修养和风范。兵器在汉代典藉中有“五兵”指:弓、弩、剑、戈、锻。《吕览》中说“五兵”指:矛、戟、钺、楯、矢。现存古青铜器时代的青铜兵器有:戈、戟、矛、戎、剑、刀、鏃(zu)、弩机等八大类。而十八般古代兵器一说是:刀、枪、剑、戟、棍、棒、槊(shuo)、鎲(tang)、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二说是: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鐹、殳(shu)、叉、耙头、绵绳套索、白打。还有拐子、流星、峨嵋刺、拳心等等难以统计。明代《武编》中就有“军械三十六”。其他任何兵器都是从狩猎工具、劳动耕作、生活中演变而来,为了战争的需求不停地改进发明。在战争中各行各业都可将工具变成兵器,而有些兵器也演变成仪仗礼器、法器、艺术表演中的道具等。就武术中器械而言,现在有些武术研究者把古代十八般兵器归纳为四类,即长、短、软、双。广而言之,不可拒之,广采博收,只要能体现武术攻、防技击含意的任何器械,表现出武术中艺术内涵皆可。范而不散之中武术爱好者还应以国家规范制定五大项:刀、枪、剑、棍、拳为主,不可追异猎奇而耗散年华。
十八般武艺都应以拳术(白打)为基础。拳术的追求是以肢体语言来表达武术中的艺术美。在武术中八法、十二型,前人就以形象的语言告诫习武者武术中艺术美的内涵。如八法:拳如流星、眼以电,腰如蛇行、步赛粘,精要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宜纯。十二型是: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这些形象指导习武者对拳术的追求,把武艺扎下深厚的基础,再进一步对器械的了解和练习,做到人械合一出神入化之境界,充分表现武术之美,中华武术之灿烂。
十八般兵器中件件有其自身特点和运行规律,不可鱼目混珠,泾渭不明。如刀有缠头裹脑,剑则不可。这为何?剑有两刃,刀有刀背可贴身,这是武术爱好者的常识。如枪有拦、拿、扎、捣把、涮枪,棍则没有。这就是器械构成不同而分。长戟为刀戟,一边是月牙刀,习者如果不将刀口戟戈施出来,要画戟干什么。如青龙掩月刀即关公大刀,如不把刀唇表现出来,那与其他大刀有何分别。兵器之多难以尽诉。当然作为一个爱好者、观众、票友也都想看到最好、最美、最绝的武艺。希望习武者刻苦练习,用心研究,提高自己的武术素养,为增进武术之美而发光。
武术五项中刀、枪、剑、棍、拳,以剑为例,吾推呈蔡云龙大师之论剑。将剑分为四体:工、行、醉、绵。工体以昆仑剑、峨嵋剑为例,一招一式,行端劲道;行体以飞虹双剑为例,纵横挥霍、流畅无滞;醉剑体以纯阳醉剑为例,奔放如醉、乍徐乍疾;绵剑体以太极剑为主,柔和蕴藉、连绵不断。怎样练好剑术?怎样欣赏剑术?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就必须了解基本的武术知识和剑术知识。首先要懂得剑的结构,剑的类别和剑的技法。剑通常可分长剑、短剑、硬剑、软剑、长柄双手剑、单剑和双剑。类别各异用法不一。硬剑表现工体剑为好;长柄双手剑表现醉剑为优;当然单剑和双剑表演是截然不同。通常剑的结构可分:剑首、柄、格、身、脊、刃、尖;剑身再分为剑根、剑中、剑尖。剑的技法大体有:刺、洗、劈、砍、撩、挑、点、崩、击、斩、刜(fu)、抹、剉、格、削、掛、云、圈、绞、压、推、引、托、切、挽、扫等二十几种技法。剑的表演者当然能将各种技法应用在攻防技击含意中,传达给观众那自然赏心悦目。例如电影《少林寺》王仁则和《笑傲江湖》中风清扬的演艺者于成惠表现的人剑合一、形神兼备,那剑术的艺术之美给艺术增光添辉,熏陶了多少观众,让世界知道中华武术之瑰丽。就此停住,不可再说。这真是好者难忍,执笔难住。浮尘飘落武苑旁,捡的一叶闻古香。拳剑扇舞弄春秋,竹树草花记日光。旁言杂语不足道,还望大得辨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