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太极,很多人自然而然地都会联想起近年来热播武侠剧里塑造的张三丰等武林高手形象,也因此形成一个印象:太极拳是一门十分厉害的武功。不过,这门武功现在已经逐渐转变为体育健身,其保健养生的功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期健身版,记者特地请到了教授太极拳法的济南银座健身俱乐部教练张冲,请他带您一起进一步了解太极拳这门“武功学问”。
健身课堂
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太极拳,先期也被称为“长拳”、“十三势”、“软手”等。清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最早有了“太极拳”这一名称。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许宣平、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太极拳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最终创建而成。
太极拳的流派
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太极拳演变出了诸多流派,目前主要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五大派系。据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所谓“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即此。
健身误区
太极拳是老人拳?
目前,社会上练太极拳者十有八九是中老年人,因此也导致许多人有这一错误观念,很多人都认为,退休后慢慢学太极拳也不迟。张冲教练说:青年人爱动,喜欢如散打、搏击等刺激性强的运动,看到慢腾腾的太极拳就没有那么大的耐性,认为学太极拳还不如学其他武术来劲。其实,如果青年人参加练习,同样可以取得健身的效果,而且通过太极拳的匀速缓慢,劲正腰直,气沉丹田,虚实分清等动作练习后,还可以帮助培养他们和蔼有礼、神清志明等美德,实在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好方法。
健身禁忌
初学者注意事项
张冲教练介绍,太极拳虽然是养生健身之道,但是学习时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譬如,不要刚吃完饭就锻炼,不要在天气不好的时候练,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练,不要在疲劳的时候练。练习时要充分放松,排除杂念,呼吸自然。总之就是六个字:自然、放松、舒服。
他特别指出,初学者不要讲求呼吸和意念,一切要顺其自然。首先要彻底的放松,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在松的基础上注意身体的中正;第三步是找圆,所有的动作都要走圆;第四步是螺旋缠绕,这对初学者来讲就有些难了,没有师父指点往往搞不清楚。能做到以上四点,对初学者来讲就已经不易了。但若想继续深入,就需要有名师高手亲自传授了。
健身讲座
打打太极好处多
据张冲教练介绍,早在一百多年前,太极拳师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健体益寿:太极拳舒缓柔和,轻松自然,是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者强身健体、康复延寿的最佳有效手段。要提高人类的自然寿命,没有什么仙丹妙药,关键在于加强自我保健,而太极拳是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最好选择。
2、醒脑清神:太极拳能醒脑清神,调节神经,特别适合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练习。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人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患神经衰弱、精神分裂、抑郁、烦燥不安等症。长期伏案,四肢躯干得不到运动易患颈椎、脊椎、腰椎等病。太极拳温文尔雅,静心修身,也可松弛神经系统,解除疲劳。
3、辅助治疗: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顽症有辅助治疗作用,可使治疗起到特效。所谓“是药三分毒”,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顾此失彼,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会造成药物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辅以太极拳锻炼,可以使身体机能日趋健全,从内部增强免疫力,修复受到破坏的系统和功能,比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收效更显著。
4、防衰抗老:练太极拳能防止骨头衰老,使人变得年轻而具有活力,提高身体免疲力,防止老化。
5、心身双修:练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养成健全的心理。长期练习太极拳的人心情开朗,情绪稳定,乐于助人,不怕挫折,明辨是非。
6、美容养颜:练太极拳能促进体内代谢的各种激素大量分泌,血流量增多,新陈代谢的渗透更旺盛,皮肤营养更加改善、富于弹性、红润和光泽、更富气质和魅力。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脱发、白发。
7、瘦身美体:太极拳对肥胖症有特殊的疗效,通过太极拳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平衡调节,不吃药、不节食、不做过量的体育运动就能达到减肥的效果,许多中老年人通过打太极拳,使自己的形体恢复到青春时期,使自己青春永驻,充满活力。
太极拳还有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增进智力、技击防身等功用。
打太极如何放松
放松是演练太极拳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太极拳最难练的一点,更是衡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功底如何的重要方面。但是,不少初学者对此还认识不清,有的动作拘谨,面红耳赤;有的周身紧张,架子绷得生硬;也有的只知练拳,还不懂什么叫放松、为什么要放松等。在这里,张冲教练结合自身知识及教学经验为大家介绍了几点放松的方法:
首先要心静,心静才能体松,体松也才便于心静。两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紊乱,内气外散(内练一口气),而且身体也很难放松,既达不到养生目的,也不利于技击。因此,练拳前,从预备式开始就要抛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演练。
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规律,阴阳相和。每个动作都应在规律的架构内活动,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界限。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要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愉快,圆润和谐。
动作轻灵,讲求“听之至细,动之至微。”轻起轻落,慢起慢落,点起点落。真正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身体不能硬邦邦的,落脚更不能扑腾扑腾地响。
慢中求功,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拳术的一大区别。演练时一定要以缓慢的速度进行,没有对快速、猛烈的追求,不仅不以“速度取胜”,而且还应“以慢制快”,只有这样,才容易使身心放松,才能不用僵力、拙劲、犟劲,使肢体像春风杨柳一样,绵绵不断地向前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