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起势的练法(正文)

太极起势的练法

2010-02-05   网络   何兰英 周毕文 徐岳山 刘建波 整理
核心提示: 无极势:(原地静立) 拳架:面南,双脚间距一脚之隔,身心虚静,全身放松,头顶正直上悬,舌砥上颚,下额微收,两眼平远视,涵...
  
                          

无极势:(原地静立)

       拳架:面南,双脚间距一脚之隔,身心虚静,全身放松,头顶正直上悬,舌砥上颚,下额微收,两眼平远视,涵胸拔背,两臂下垂,双掌心向内,指尖向下扎,意在两掌指尖,顺裤线向地下扎,松腰松胯,尾闾中正,精神内守,重心在两脚中间。

        意念:身上的气裹裆而下,经两腿内侧,行到“内怀骨”,由内怀骨行到“涌泉穴”,由“涌泉穴”意念下行,地下扎根,(气好像是向水里投一块石头一样起波纹,慢慢散开(扩大),象树一样向下扎根,形成根团),再慢慢聚回来,(缩成气团)向上行到“涌泉穴”通过大脚指,二、三、四、小脚指,绕到“外怀骨”(双脚外侧)向上行双侧“环跳穴”再顺环跳穴,穿向“丹田”穴,再裹裆而下,与大地相接,这个根越深,越粗越好,好像下半身和手臂都扎到地下似的稳重不晃,这就是自己踩在脚下的“气场”;     

        丹田气上行至“天突穴”贯入双臂内侧至双掌指尖,再原路返回“丹田穴”,再顺“丹田穴”经“会阴穴”裹裆而下,与脚下气场相合形成一个更大的气根,头接天,脚连地,形成天地人“三才”即人天合一,循环无端。

        劲别:上下气接通后,再用“六合”向下松沉,膝与肘向下松,脚与手向下松;胯与肩向下松,松胯时,使双胯向外撑胀,双肩同样向外撑胀,这时胯,肩有微妙感觉。



一、 太极起势:


        接无极势图,左胯松力,重心逐渐移右胯,虚左腿,提左脚,这时右胯向外撑胀,整个重心通过右腿下扎,提顶,上半身不能往下缩,左脚提起后以孤形向左移半步,两脚与肩等宽,

        两手松掌,两小指外翻。(即拿住对方手腕)徐徐棚起(是棚劲),双掌臂提高到15°时,合肩,含胸气沉丹田,双掌继续上提与肩等高,成前平举。

        接着双掌下采:(1)十指下采指不能弯(2)“劳动穴”下采(掌心采)(3)双腕采(4)双肘下采(这四个劲不断相合力度逐渐加大)继续全身放松,双掌慢慢向双胯扰按,

        双掌到胯外侧时,就象坐木椅一样,全身气向下松沉,双腿屈蹲双掌下按同时进行(就是一个整劲),

        注意:左脚向左横移时下落,先大脚指、二、三、四、五依次落平(即把右移的重心再调整过来),目的是贴靠拿住对方左脚下踩,即用肩发对方;二目平远视。

        手掌:(1)先小指外翻颌领掌上浮,(2)约15°时大指领掌掌心逐渐成向下,合肩(肩内扣)涵胸,气沉丹田,(3)15°以上再上浮,两臂如水浮木棍,继续上浮与肩等高。

         劲别:(1)小指一外翻全身气下沉,双脚向下沉踩,出棚劲;(2)左脚左横半步慢慢落平,是把右移重心调整过来,出挤劲和靠劲;(3)指采,“劳动穴”采、腕采。肘采,出按劲;(4)双掌接近双胯,如对方按我双手,我气向下松沉,即可把他棚出去;(5)如果双掌已在胯处,对方抓住我手腕不放,我可沉肩,坠肘双腕往后拉压。双腿向下沉踩,(坐木椅式)可把对方空过来。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629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