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体系(正文)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体系

2008-05-29
核心提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理精法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主要由“心意混元太极内功”、“心意混元太极拳械”和“心意混元太极推手”等...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理精法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主要由“心意混元太极内功”、“心意混元太极拳械”和“心意混元太极推手”等三部分构成。其体系简示如下:

这三部分虽各有修炼内容和特点,但又互为一体密不可分。拳以功为本,功以拳为用,拳功一体,体用兼备,真正体现了太极拳的内涵真义和原本练法。

第一,心意混元太极功法是习练心意混元太极拳械和推手的基础功法,是修炼太极内气,培养太极内劲,增强太极内功的主要途径,也是使太极拳通向大成高深境界的必经之路和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有两方面:首先是培养先天混元气,即以心意作为炼气之法,以丹田作为炼气之门,通过渐采渐收,渐修渐进,使后天的精气神返还为先天之元精元气元神,使三元合一,混融相抱,炼成一粒先天混元气。其次是培养混元一体的功夫,由先天混元气鼓荡发于丹田,通于经络,充于肌肤,贯于骨髓,达于四梢,缠绕全身十八个关节小球,最终形成一个充满内气,旋转自如,“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的大太极球,并在周身内外形成混元护体气膜,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大至刚,至虚至灵,内邪不存,外邪不侵,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穿之而透骨,攻之无不摧,则混元功成矣。

第二,心意混元太极拳械是习练心意混元太极拳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培养、巩固和增强丹田混元内气的必修之课,又是习练和掌握八门五步十三势等太极拳所特有的劲法和技法的主要途径,同时还是进一步习练、提高推手和技击功夫必不可缺的方法和道路。其主要任务是在一定的混元内功的基础之上,通过各种拳械套路架子的反复盘练,熟练掌握和领悟各种缠丝混元圈和以“掤”为基础的八门五步劲法。八门五步十三势是各种太极拳行拳走架和推手的基本要领和法则,是太极拳的灵魂和核心。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继承和发展了太极拳传统的原本练法,将八门五步劲法融汇于各种缠丝混元圈中,从而形成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一缠无有不缠的混元圈螺旋缠绕运动。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各种拳架和器械套路,无不是由人体各部位的自转混元缠丝圈和公转混元螺旋圈所组合而成,通过这些混元圈的反复练习,从有方位到无方位、从角到园、从园到点、从局部的旋转缠绕到整体的螺旋缠丝、从外圈到内圈、从大圈到小圈、从有圈到无圈,使人在运动中始终似一旋转滚动的既浑然沉实又虚灵飘逸的球体,则太极拳成矣。

第三,心意混元太极推手是太极拳所特有的双人互相研究、交流和和提高太极技艺的竞技对抗运动,是通往太极散手的中间环节和必经之途。它既是双人运用太极十三势理法共同描绘阴阳太极图、锻炼感觉神经灵敏、由着熟而懂劲的知已知彼的运动,是练习太极拳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同时也是对单人描绘阴阳太极图的拳架练习运动的正确程度和修练水平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检验手段之一,是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技击手段的主要表现。其主要任务是在修炼混元太极内功和心意混元太极拳械的基础上,根据“舍已从人、沾粘连随、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急应缓随”等推手原则,运用转动力学、平衡力学和弹性力学等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通过“浑身都是缠丝圈,处处皆是太极球”所产生的旋转力、惯性离心力和反弹力,改变外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反复体验,达到“一触即转,一触即发,引进落空,四两拨千金”的技击效果,则推手功成矣。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613.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