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武人不武——说武术界当前本末倒置之思维(正文)

武人不武——说武术界当前本末倒置之思维

2008-05-29
核心提示:传统武术还能不能打?这是一个无论在杂志上还是网络上都被争论的臭了街的话题。所谓臭了街,也就是大家争论得声嘶力竭,甚至朋友...
  

 传统武术还能不能打?这是一个无论在杂志上还是网络上都被争论的臭了街的话题。所谓臭了街,也就是大家争论得声嘶力竭,甚至朋友为此反目,以至于大家再也不愿意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可虽然说大家不再讨论,却不代表大家不质疑。在某网站上,有朋友以《阿Q祖上曾经阔过吗?》为题考证历史,认为以中国古代的历史,不可能产生高深的武术。此外,也时常有一些朋友在网络上贴出一些国际顶级格斗赛事的视频来质疑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能不能打?我认为肯定是能打。但如果真让传统武术上擂台征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他需要国家体制的支持或是足够高的商业利益的驱动,目前国内尚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就我个人观点,只能就我个人所知的武术的实战技术与训练而言,中国传统武术是有资格在国际擂台争雄的。    但我今天的目的不是从技术角度分析论证武术能不能打,而是希望大家与我一起反思,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质疑传统武术?难道人家质疑得没有理由吗?人家敢把传统武术比做阿Q,这难道不是一记耳光吗?那些修炼与爱好传统武术的难道脸上不热吗?难道我们不该反思吗?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有一次又一次的质疑与讥讽传统武术,关键原因在于,练习传统武术的武人不武,甚至有越来越文气的趋势!现在的一些人,总是通过网络挑战传统武术,其实那根本是一种炒做。因为在他们身边就有许多传统武术的名人,能胜其一则可名扬天下,他们为什么不敢去挑战?反而舍近求远,在网络上找一些并不具有很大知名度的,无势力、无背景的传统武术人去挑战?说白了,是其底气不足,对自己功夫没有绝对自信而已。再反观练传统武术的,还没等人家上门呢,就开始推三阻四,不敢应战啦!


        以前我很体谅那些业余训练的传统武术同道,因为我也是业余训练传统武术的,我深知对于一个有家有业的男人来说,传统武术的实战之路有多么难走。可是真的接触一些人,长期观察下来,才发现很多人练的根本就不是打人的东西,或者说,他们练的只是一些想当然的东西。我举个例子来说,现在那些痴迷于传统武术而又不能真正跟从名师学实战的朋友,他们最为心醉神迷的就是武术的功力训练。他们追求力量,痴迷力量,他们认为武术的功力训练可以让他们具备强大的功力与力量。但是我要问的一个问题,假如武术的功力训练让你有了千钧的劲力,可以一击致人于死命。那么请问,如果有人向你挑战,你敢用全力打人吗?你不怕法律制裁吗?


        实际上,中国民间的传统武术的顶峰,是清朝末期开始的内家拳被一些文人、权贵所接受,进而使其理论与实战水平都迅速提高并达到了顶峰。但上层人士看重武术的,并不是其技击实战功夫,而是内家拳的养生功效。在他们的倡导下,武术的内功大行其道。明确的说,内家拳法赖以扬名立万的是其技击之术,而内修之法即使是一些宗师级的人物也未必能学到,学全。时间不过百余年,今天的内家拳则是桩功遍地行,而技击之术反过来成了即使是名家大师也未必明白的秘传,有些朋友把前辈武学大师的拳论弄得很熟,有的朋友能把j体式桩站得不错,但那能说明什么呢?有人大谈“万法皆出三体式”,这句话也不知是谁说的,我也没去考证过,但估计说的时间不会太久。据说三体式是李洛能祖师从山西钱庄中的夹剪得到启发,创立了三
体式,那么李洛能创立三体式之前,他的功夫从哪儿来的呢?还有的朋友动不动就拿前辈的三体式照片炫耀,但恕我问一句,那是三体式吗?有大成拳前辈说“大成拳只一桩一劲”,这句话不是说大成拳只有一个桩架一种劲,而是说大成拳的明师可以用任意一个桩架求取到所有的劲力。形意拳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那些功力深厚的前辈,他可以在三体式的外形下求浑圆的劲力,但对于那些追星的初学者,又能在这种高层次的外形下得到什么呢?


        也有的朋友说站三体式之后,打拳击的直摆勾感觉有力了很多,这没错,但如果是练拳击,我可以教你把外三合的要领贯穿进去,那么你拳拳都是可以将人击昏的重拳。把外三合的要领贯穿到拳击中,根本就不需要专门训练!


        实际上,一门拳法是一个训练体系,像大成拳以桩功、走步、试力、推手、实作等做为一个层层递进的训练体系。而形意拳就是以三才、五行出功夫的。三体式是一种人人都练的东西,但在很多师父门下,练上几天或者知道一下,就可以不练,说白了,它再重要也是对拳的一种辅助。而今人却普遍以桩为形意拳的核心,殊不知,拳里的东西没得,却去站桩,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在过去,武术界有一个传说,说孙禄堂前辈功夫高强,人称“赛活猴”,这个绰号怎么来的呢?传说有一个农民早晨起来到树林中拾粪,结果却看到一团白影飘忽不定,以为见到鬼,吓得生了病,孙禄堂前辈听说以后,上门探望,说那团白影是自己在练拳,不是鬼影,农民不信,于是孙禄堂前辈约他再次到树林中,
自己穿上白色练功服在树林中练拳,其动作灵敏快捷如猿猴,于是农民不治而愈……无独有偶,最近的杂志上有人形容薛颠的武功,说他动起手来如妖如魔,仿佛有神通变化,忽大忽小……这一切的一切,难道只是传说吗?最起码,我的一位师叔跟薛颠前辈的妻兄学过拳,在学习十二形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他不愿教,他打拳的动作奇快无比,打了很多次我师叔都无法看清楚其动作,所以师叔也就一直没有从这位前辈处学得十二形。


         为什么孙禄堂、薛颠、刘云吉等前辈的动作能那么快,仿佛有神通变化一般呢?迷信功力的朋友一定会说这是前辈们功力深厚。前辈们深厚肯定不假,可为什么当今武林中动辄一天站桩几小时,一站十几年的名家高手们没有达到前辈们的水平呢?难道他们的功力浅吗?其实这是站桩出功夫与练拳法出功夫的区别。现在的很多人只会站桩不会练拳,就以一个猴形来说,一个猴缩蹲,蹲在那儿,那不是简单一蹲,它对人身体各部位都有严格的要求,你会感觉身体是一根弹簧,你一个猴缩蹲下去,就如一个弹簧压下去,自己的身体就有一种弹力将你弹起来。在实战交手中配合以步法进身到敌人视觉的死角,一个猴形下去,会给敌人一个错觉,觉得你施了一个隐身的法术,一下把人变没啦,正一错愕,你的身体弹将起来,一下又出现在敌人的视
线中,(此时已进身于伸手可打的距离内),让敌人产生错觉,以为你身体膨胀变大……这就是前辈们练拳交手如妖如魔、如鬼如魅的秘密所在。其实传统武术前辈们对人体的知觉研究是十分透彻的,从什么角度,采取什么方式进手,可以令人产生什么样的错觉,这些在形意拳中是有传授的,而练一招一式应当下到什么程度,什么角度,身体每一个部位是如何要求,也都是极明确的。


        以上的道理,是我师父的传授,然而,自从师父从师爷家学成归来,他基本也就没有再练习这些,而是改为站浑圆桩。因为要面对生活,扛起生活的重担,也没有精神去追求一身泥一身汗的拳法,反而是站桩时能寻求心灵的片刻安静。


[1] [2] 下一页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57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