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常常会涉及到下面这些概念,根据自己的体会整理出下面一些内容仅供朋友们参考。
一、掤劲
掤劲自己活动的房子,是用来承受对方施于我的劲力。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改变对方劲力的作用点!这就是 “活动的房子”(掤劲)的作用。
掤劲这个活动的房子,是一个球体。我们练习太极拳,就是调整好我们的房架(骨架),使我们自己这座房子(棚--自己这个整体劲),能经受得起风雨.刻苦锻炼,认真揣摩,装饰好自己这座房子;练习到纯熟时,以手为门,以天为盖,以地为基;腰为总管,八面玲珑!门可以随意开合,不存在丢、顶的意念!
太极十三势中“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中定”,掤劲是根,没有掤劲,其他劲法就无法产生;中定劲是所有劲法的载体,中定劲表现在平衡、稳定;我们走拳架的时候是追求运动中的平衡和稳定。
二、顺劲与堵劲
太极拳说到底只有两种劲:一为顺劲,一为堵劲。
我是这样理解的:顺劲是长劲,是运劲。堵劲是短劲,是转折劲,堵劲时间越短越显功力,堵是活堵,不是死堵。死堵是顶!
太极功夫好的人是不给对方任何阻力的,给了对方阻力就是给了对方打自己的机会,有句话叫“待虚不进枉失机,得实不击艺难精。” 只有变化,才是永恒!运动的双方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寻找对方的虚实点。
这就是太极拳后发制人的道理所在,才是真正的太极拳,你不管是练的什么套路,按照这种思路去练习,都可以练出太极功夫。形象一点说:在太极图中圆的地方是顺劲,尖的点是堵劲!
三、掤、捋、挤、按、开合、浮沉
一片竹叶静静地长在竹梢上,雪花一片一片堆积在竹叶上,竹叶静静地承受着雪花的重力,随着重力的方向慢慢下沉,终于雪花落下,随后竹叶恢复原样。
在这个过程当中竹叶静静地长在竹梢上,中定劲就有了,从接上雪花到雪花落后,棚劲始终不丢,顺着雪花的重力的方向运动,这里是“捋劲”不对雪花有任何反抗,也不逃避。
整个过程轻松自然,从接上雪花到雪花落下,是开的过程,雪花落下后到竹叶恢复原样,是合的过程。
四、运转丹田劲不散,形浩然、真力聚,急应缓随心等闲的素质.
我们在行拳走架的时候,按照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心法的一般要求练习,在外三合的基础上,体会内三合的奥妙,从而做到以腰为主宰,节节贯穿,腹实胸宽,百骸安舒,内外相合,运转灵活。此时运转丹田劲不散,真力聚的自我感觉可能就出现了。这种自我感觉对与不对还得用实践来检验。
检验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在陌生的场合打拳,同在熟悉的场合打拳的感觉一样,面不改色心不跳,轻松自然;
2、在陌生人面前打拳,同在熟悉的人面前打拳的感觉一样,面不改色心不跳,轻松自然;
3、让熟悉的人推身上任何部位,不顶,不抗,不动步,轻松自然;
4、让不熟悉的人推身上任何部位,不顶,不抗,不动步,轻松自然;
通过这些检验,形浩然、急应缓随心等闲的心态及技术就可以说具备了!这就是“运转丹田劲不散,形浩然、真力聚,急应缓随心等闲的素质”
五、太极拳能不能打
其实学了太极拳你还不能打,就证明没有学好,学好了太极拳是肯定能打的,你如果有幸遇到一个好手,感受一下就知道:
下层功夫打赢你,你会觉得身体很痛苦,
中层功夫打赢你,你会觉得身体比较难受.
上层功夫打赢你,你会觉得被打败后,身体还很舒服!
我们练习太极拳光是为了打赢而去练,那就太肤浅了!
太极拳的上乘功夫是练太极心法,有一个从无到有、自有而无、无中生有、有复还无、无为入道的锻炼过程!经过这个过程我们的感悟将越来越丰富:自身处处皆太极,周身一体一太极;同志交往多有圈,都是圈中阴阳鱼;人与自然是太极,互为阴阳多补益;若要悟透太极理,天地之间有真谛!
但愿太极修习者能真正悟出太极心态,处世为人:自然而然、适应百态、化解千般、包容万物、和谐平衡!作为太极拳修习者,都需要用心领会!勤学苦练,绵缠绕,运转心力。借十年面壁,细悟循环,领略根谛。德馨性见心明,有还无,无为真意。望朗朗,乾坤众生,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