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陈照奎秘传——拆拳讲劲(正文)

陈照奎秘传——拆拳讲劲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拆拳讲劲”,是以一个式子、一个式子详细讲解太极拳的劲点、劲别、劲路、变化及整体劲力结构的程序,在过去,是不传之秘,就是...
  

“拆拳讲劲”,是以一个式子、一个式子详细讲解太极拳的劲点、劲别、劲路、变化及整体劲力结构的程序,在过去,是不传之秘,就是现在,也不见得有哪位师傅能开诚布公地给弟子们详解此中秘诀。

  “拳法之妙,在于运劲”。练拳不懂每个拳式、每个动作的劲力内涵及其 变化,永远是花架子、空架子。虽也有一定的健身价值,但缺乏护身功能,即使你只想练拳养生健体,不打算研究技击,其健身效果和应变能力也要差。我们这套拳的每个拳式都有其技击含义,它不仅外形要规矩、饱满,而且内劲要充实,从而使它不仅外形要规矩、饱满,而且内劲要充实,从而使它不仅具有健身价值,而且有技击能力。太极拳的本质不论从哪个角度研究,都必须做到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所以懂劲是修炼 太极拳的关键环节,不论你从健身、护身哪个角度考虑,“懂劲”都是此拳的重要内涵。

  但是,历来许多拳师都把“拆拳讲劲”视为秘不外传的珍宝。我有幸、有缘于“文革”期间,跟随陈照奎老师学拳,得到先师的厚爱,从而获得这方面的真传。1974年冬季,我到郑州第四次跟陈照奎老师学拳时,6名正式学员中,只有我一个人是从河北省来的,其他师兄弟都是郑州的,他们白天要上班,每天晚上7点至10点老师教拳,白天我们和老师都休息。当时我向老师请求,我交双份学费,是否可以在白天给我拆拳,讲每招每式的用法,老师答应了,安排每天上午9点至11点给我拆拳,等于给我加餐吃小灶。每天拆一个式子,每学期两个月,连续两个冬天(1974年拆一路,1975年拆二路)。1977年、1979年、1980年,老师在我家居住期间又给我改拳讲解动作和技击用法一次。回忆起来,这段时间使我的拳艺有了一个飞跃的进步。

  “拆拳讲劲”既是拳家轻易不传的秘笈,又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为了避免此技的失传,为了弘扬此技,造福人民,在广大的陈氏太极拳传人中间予以传授,还是必要的。

  正如陈鑫公所云:“恐分门别户,失兹真传”,“粗精悉陈,不敢自秘。”(《陈氏太极拳图说》)为此,应广大热爱陈氏太极拳的朋友们的要求,在此逐式逐动作地把陈照奎先师给我拆拳时讲述的劲路变化、劲力结构,根据当时的记录一一讲解。先师传的这套拳往往一式多用,一动多劲,为此,还希望大家精心钻研,在不违背拳谱、拳理、拳法的前提下,还可以不断充实其劲力内涵,即活学灵用。

劲力运化解析(拆拳)


  第一式 预备式:立身中正,肌体放松,神态从容,以静待动,体现一个中定劲。
  可多站一会儿,自察身法、步法、手法、腿法,以及周身松掤劲,是否处处合乎拳法拳理,然后再起动。
  第二式金刚捣碓:(六个分解动作,至少含25个劲)
  动作一:
 (1)接应左前方来敌之右臂,双腕自左而右化;
 (2)打前防后,抖腰掤肘;
 (3)左逆、右顺合劲(拿法);
 (4)合住对方手肘,向左前掤出。

 领悟要点:假设敌方承我左前方,出右拳向我进攻,我先以掤化劲使来劲落空。起时,两手自右而左,再自左而右螺旋上升,身子下沉,两手提至胸前,两腕背往上掤,重心下沉,有上就有下,“一动无有不动”,阴阳对称,阴阳相济。“两上两下”:上升的劲点;一是顶劲,二是两腕上升的掤劲;肘坠、肩沉、往下松。如不下沉,屈膝下沉,不能前跪、后蹶。在上身中正的前提下,下沉、屈膝、松胯。

  掤化是为了先试他的劲力,能合则合住他。合住其手肘之后再加一个掤发,如来力甚大,合不住,再走第二个动作:捋。合,要求两手的距离为一小臂宽,外形和内劲要完美统一。

  动作二:顺应来力,走捋。(捋不住时,走塌外碾劲。)
  如练单式:练 退步捋,快慢兼练。

领悟要点:接动作一之(4),敌劲弱则败;对方来劲大,合不住就走捋,这时要含胸塌腰,下塌外碾,让其劲力落空,要顺势借力,胳膊要撑圆,左肘要成里合肘下坠,避免合不住时,敌方打我肋部。右肘外掤,可加大劲力。掌的力点:左掌在掌根,右手在鱼际。

  所谓“下塌外碾”一定要走下弧,不能平着捋,一定要下塌,意念力要塌到他的脚跟上去,他往上拱,接着捋他,左手逆缠变顺缠,右手顺缠变逆缠,右手领劲,左手下塌,像压路机一样,又要沉,要旋转地往前外滚动,又要走下弧线,逢捋都是下塌外碾,若掤不住,说明对方来的劲很大,不能光走手,胸腰要有变化,一定要含胸塌腰,丹田带动,向左旋转,并顺势开脚。

动作三:(1)上引下进走大捋;
(2)上捋下提膝,(膝击其胸、肋、腹、胯等部位);
(3)上捋下蹬;
(4)或上捋下插;
(5)或上捋下套;
(6)或上捋下踢;
(7)右捋左肩靠;
单式:上引下进。走上步捋。

领悟要点:当我捋时,他还要进攻,若他身体已贴近要靠我,我上面走大捋,下提膝,顶他的腰、胯、膝,甚至肩窝、肋部。脚可以蹬他膝盖或腰胯腹,意念是要有四个劲,根据情况,可以蹬(如果他脚偏前),也可以走套;可以插,可以踢。双手走右捋时,还可以走左肩靠。

动作四:(1)右手反拿;
(2)左手管其肘;
(3)掤其左肘(击其腹部、肋部);
(4)左肩靠;
(5)左膝扣(用摔法)。
单式:进步靠加双手反拿(合而后以)。

领悟要点:当我走大捋,他不得劲,如他要往回撤,顺着他的劲,趁他往回撤时,反拿他的反关节,左手管肘,右手管手。如果他胳膊直了,就把他发出去,不直就合住他的肘。左肘一定要掤,他如果走靠,左肘可以击打他的肋部,要突出右掌根,右手逆缠变顺缠,反拿。

动作五:(1)左手撩击其上三角区;
(2)右手戳击其下三角区;
(3)右脚踢其根节,三个劲同进到达;
(4)左右手上下合住其左(或右)手肘(反关节,右托左扣);
(5)突出左肘,必要时以左肘击其肋。
单式:上中下三盘同时并取,练习三者同步到位。

领悟要点:体悟此拳“来之欢迎,去之欢送”之顺势发力的特征,即所谓“顺其势,借其力”、“借力打力”。上中下三盘同时并取 ,右脚可离地踢其膝盖,练时要走弧。左手逆缠变顺缠,以肩为轴撩出去,右手顺缠戳出去。左手收回扣在右小臂上方,右手上托,这、是合劲。左肘要掤出,指尖、肘尖向前,他如靠,用左肘击其肋。

动作六:(1)右拳前冲(击向对方之胸、下颏、咽喉);
(2)右肘迎门肘(又叫穿心肘);
(3)提右膝击其腹部;
(4)肘采脚跺,左手反拿,上下合击。两上两下。

领悟要点:先合,准备冲拳。内劲是收腹、吸气、松胯、提肛。凡是合的动作,内劲都是如此。合的外形是握拳。
  下盘五趾抓地,上冲拳至口鼻前面。上冲拳与下提膝一定要同时击出。两上两下,右拳上冲,右膝上提,左手下列,右胯下沉。先上冲拳,跟着是肘击,这肘叫迎门肘,也叫穿心肘。
  然后,右肘下采,拳往下击,左掌上托,是合劲。顶劲上领,拳往下击,脚下踩,跺脚不光是为了跺他的脚,也是加大右拳下击的力量(作用力)。两上两下,阴阳对称,有上有下,合击。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245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