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
意见建议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客服中心
中国太极拳网
首页
太极资讯
太极流派
太极视频
太极理论
太极人物
协会组织
太极养生
培训信息
图说太极
名家专栏
战略合作
电子政务
太极社区
当代新论
资讯爆料或投稿:9450042@qq.com
RSS订阅
太极理论首页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的练与用(正文)
太极拳的练与用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一叶 孙式太极拳是孙禄堂前辈综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之所长而创。拳意述真中,孙先...
一叶
孙式太极拳是孙禄堂前辈综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之所长而创。拳意述真中,孙先生曾引用郝为真、陈秀峰二人之言,谈及太极的体用之道。下面我结合自己所学所悟谈一谈太极拳的基本练法。
孙式太极拳与其它门派太极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身法的提高。其它太极是靠较大的步法,较低的身形来蓄劲、发劲,一旦实用,招数全变。而孙门弃大架不用,采取极接近实战的高身法应敌,如此一来克服历来太极体用不能兼备的弊病(也就是人前练一套,人后练一套,套路与散手脱离)。但是,身法上提高了,劲力就会相应减少,于是孙先生首先在步法上加以改造,采用进步必跟、退步必随的活步,这是近百年来的创举,又与实战接近了一步;其次,孙门还特别讲究通过单练站桩来增加内力,做到脚下有根,敌人一触即飞,克服架高难以发力的问题。
孙式太极的练法上有三层功夫(水下、水中、水面)之说,实际上是运用内劲之法,为之力产生于足底,通过腰脊,运行至手指。孙式太极求劲,首先是将站桩所得之内劲,直接运用到周身,是将周身与空气的阻力感练到如同的水下行走一般;之后在求得整劲的前提下,着重练腰的中枢作用,也就是求上半身与下半身的阴阳分合之感,最后练到身如行走水面,是身法上极轻灵、内劲的运行也无迹可寻,与人接手,别人找不到我的点,而我则可以用身体的任何一点重创对手。这种练法,实际上就是形意的三层功夫。
孙式太极在练习时,要注意单式,而且要左右演习。孙门武学重中和,重视为体的平衡发展,形意是左右单练,八卦左旋右转,惟独太极是一套拳。它种太极是从左往右,手往左右运行,而身体基本上是朝前方,顶多是脸转一下;而孙门则在拳式中将身体始终对向手的远行方向,也就是对准敌人。同时,也加强单式的练习,太极三十七,招法要单操,进退全练到,方可明道艺。而且单练是占去全部练习时间的十分之九以上。
孙门太极是道艺拳,内练精气神,可以通过拳式来调动内气,达到静坐丹道的功用。孙先生的《拳意述真》一书中的《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义》一文中谈及自己的体会,拳与道合,不是空言。而这种体会,我认为是孙先生了解到三拳本为一理,一理并无二致的道理。这一理就是中和之理,也就是一气贯通,外用为武,内用为道的一理。孙式太极与道艺相合,此道为练虚还神的内丹之道。孙先生练就马阴藏相,就是内丹的高明境界。他当时练的拳应该就是孙式太极,因为孙式太极的不少拳式,也同时具有培养运化内气的功能。举例来说,通过反复单练开合手,可以使人产生一开谷道上提,内气潜升;一合周身劲敛,内气归田的感觉,内中之意与丹道运作并无异处。关于拳与道合需是练习者长期坚持不断的修习、体认、探求,绝非此处 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
孙式太极拳的用法与练法一模一样的,通过单操可了解每式的用法,而且孙式太极中包含大量的形意(心意)、八卦的招法(或者说运动轨迹)在有形有迹阶段,还可以通过练习孙式太极体悟到其它拳法的神髓。而且,孙门讲究一步到位,不论你练什么,练好了,多实战,就能用上。
太极拳用法的原理是避实击虚。讲究敌人打不到我,而我能够打到敌人。即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这讲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就像杨班侯与人交手,将其打飞,而自己的袖子却被撕掉了,还是遭到父亲的责骂一样。真正对手时,能够击倒对方就很了不起了,还哪管得了其它?孙门的要求不 同,第一、它要求习者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是能够抗打;第二,是通过训练将身体的感应能力发挥到极至,要在敌人的重心将其震出;第三,是达到敌人找不到我的点,好像面对着一大气球,而我可以调动周身的力量集中到一点来打击敌人,好像气球突然被针扎破,啪的一声爆炸了,打到你一机灵,与气球爆炸不同的是内劲已经渗入,伤及内脏。这也就是神明的境界,看似神秘,实际上需是有一定的悟性,是掌握人体结构和运动学的知识,比如孙先生曾经举例:敌人欲起腿,必先抬肩,所以敌人一抬,我就知道他下一步要怎么。这也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但是确实有人能够做到,而且还可以做到让自己的一举一动全不露兆机,外形不动重心任意转换。所以老人可以胜壮汉,一在明理,二在可用集四两之力于一点。
太极拳的应用是遵循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原则。招法是有限的,用法是无限的;只是合乎太极之理,就可以应用无碍。那么太极之理是什么呢?阴阳变换,阴可以为阳,阳可以化阴,攻可为守,守亦可为攻,打既是顾,顾既是打。形意是功夫拳,讲究硬打硬进无遮拦,我的整劲比你的整,我就能赢你;八卦是悟性拳,讲究以少悟多,参透造化;太极是道艺拳,是不断的摸索其中的道理,到最后是泯灭后天的思虑,全面发展先天的灵机,不但左右平衡,内外如一,先天与后天也是中和,如此方为阴阳合和,名之太极,习而用之,终身受益无穷。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上一篇:
朱老虎谈太极(三)
下一篇:
你们毁了我的太极拳?
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
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
:
http://www.cntjq.net/theory/241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
中国太极拳网
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齐云山打造太极养生文化
谈谈太极拳的抻筋拔骨和锻炼性的抻筋拔骨有何不同?
马国相——太极拳的教与学
欲精深功夫 须熟练起式
太极头条
1
初学太极,需过五关一一 一个太极拳初学者的几点感受
2
文化名家走进盛世太极
3
我的带徒观
4
【中央】点名“太极拳”
5
太极歌决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