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陈氏太极拳炮捶着法、要领(正文)

陈氏太极拳炮捶着法、要领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蒋家骏  第一势 金刚捣碓  第二势 揽擦衣  第三势 六封四闭  第四势 单鞭  以...
  
                    蒋家骏

  第一势 金刚捣碓
  第二势 揽擦衣
  第三势 六封四闭
  第四势 单鞭
  以上四势与一路势名考释、动作、着法、要领、功用歌诀等均同,故不重述。

  第五势 搬拦捶
  势名考释:
  此势原是单鞭与护心拳势中间过渡动作,本无势名。《陈式太极拳》一书取名为搬拦肘,洪师因此势动作并无肘的着法,乃改名为捶。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法右、左、右共3转;步法从单鞭的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左手下掤、转、掤、左反捶上
击等法。
  歌诀:
  搬拦捶法松要塌,
  身法自转捶亦发。
  灵中有稳三节劲,
  一阴一阳胸前挂。

  第六势 猿猴献果
  势名考释:
  势名是象形的。左拳为果,向对方口中献出,名为“猿猴献果”。取其灵敏动作,如同猿猴。此势原为护心拳过渡动作,因此势练法用法特别,此为左势与一路猿猴献果右势,一左一右,所以洪师命名为“猿猴献果”,为引起学者重视,故立此名。
  要领:此势共1个动作。眼仍向左,身继续右转,又略向左转;步法从左侧马步变左小盘步;手法为左肘收掤而左拳上击。
  歌诀:  ’
  沉肘献果收即放,
  步中扫转注四方。
  身似螺旋自然势,
  护心拳中有风光。

  第七势 护心拳
  势名考释:
  取义同一路护心拳同。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亦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右、左共4转;步法从上势猿猴献果的左小盘步变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转掤、捋、靠、肘、挤、掤、挒等法。
  歌诀:
  彼如转变按方向,
  左转收拳调步拥。
  右步斜进先左履,
  右转肘靠平捌成。

  第八势 连环炮
  势名考释:
  说明动作为左右连环发劲。老谱无此名。洪师因二路拳护心拳后这一过渡动作连环发劲,为使学者重视,特命名为“连环炮”。
  要领:此势共2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左两转;步法从上势护心拳的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引右击兼右足扫带提膝上打等法。
  歌诀:
  连环炮势着法齐,
  左引右击扫提膝。
  老谱无名今有名,
  提醒学者多复习。

  第九势搂膝拗步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也是5个动作。眼法先从正前,后变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共5转;步法从上势连环炮的右小侧马步,变左扑步,左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手转掤,左进步左挤、右捋等法。
  歌诀:
  此势搂膝略不同,
  来脉转关圆而灵。
  震脚声中右履使,
  左挤右按四闭封。

  第十势 右转身靠
  势名考释:
  此势原是二路炮捶搂膝拗步下而转变第二捣碓的过渡动作,本无势名。洪师因它有靠的作用,所以立一新名。《陈式太极拳》一书此处也新加一名为“煞腰压肘”。但有陈发科师爷图势,和原教的不同。练法也是身右转,而右手握拳沉肘下转;左手亦握拳,在左上方扬起,有靠打之意。洪师初学时,陈师爷未教这个动作。洪师从图势观察体会,显然也是抵御有人从我右方来攻。但洪师原来学的是掤靠来人按肘的着法。此图势则是对方从我右前方向下按我手。所以右手握拳掤化,左手亦握拳蓄劲待发。
  要领:此势只有1个动作。眼从前势搂膝拗步的左转为向右后方;身变右转;步法从左弓蹬步变为马步;手法包括掤化兼靠。

  第十一势 井拦直入
  势名考释:
  陈氏炮锤原有这个势名,洪师意为“径拦直人”。“径”是直接了当,毫不迟疑的意思。
  二路有两个与此同名的势子,它和下一动作,即《陈式太极拳》另取新名为“风扫梅花”的,本是转身换步的过渡动作,原来没有势名。据
洪师讲:此处新名可能是照奎师叔所起,洪师因转身动作有倒扫的作用,赞成加上所起新名。
  要领:此势只有1个动作。眼法向右。身亦右转。步法变右小马步成左前虚步,手法是右采左按等法。

  第十二势 风扫梅花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老套中此处是金刚捣碓过渡动作,本无名。此名新增。
  要领:此势只1个动作,眼法不变。但身继续右转后、左足为轴,右足倒扫180度成左小侧马步,眼法形成注视右前斜角;手法仍如大的右采、左按。

  第十三势 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金刚捣碓是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母势。许多势子都是从此势中变化而来的。所以,一路有4个金刚捣碓,二路有3个捣碓。一路的4个捣碓同名,而作用不同,练法各异。二路的第一个金刚捣碓完全同一路首势。二、三两个系从井拦直入转变的,又与一路不同。
  要领:此势共有3个动作。完全同一路拳的3、4、5的动作及作用。眼法向正前方。
  右转身靠、井拦直人、风扫梅花、金刚捣碓功用歌诀:
  右转马步掤兼考,
  双手顺缠松下腰。
  井拦直入不停转,
  右采左按顺势变。
  梅花倒扫右斜转,
  一气呵成神气连。
  捣碓采挒又一法,
  四势虽分一气练。
  以上四势,原为金刚捣碓一势,今之分为,意见不一,各有长短。我认为,虽分四势,但宜当作一势练。

  第十四势 十字手
  势名考释、要领、功用歌诀同一路十字手。

  第十五势 庇身捶
  势名考释、要领、功用歌诀同一路庇身捶。

  第十六势 撇身捶(一名指裆)
  势名考释:
  炮捶此处老谱名为“指裆”,现又称为撇身捶。手法从合变开,劲有外撇之意,而取此名。
  要领:此势共2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右弓蹬步变左半马步;手法包括双合掤变双开击法。
  歌诀:
  上引下击各指裆,
  虚合双手抱日月,
  敌如搂腰左松合,
  崩炸弹抖肘如梭。

  第十七势 斩手
  势名考释:
  此势一手缠对方腕部,一手迅速击其肘关节,可以将对方手肘斩断,故名斩手。
  要领:此势只2个动作。眼法先向左前方,,因步法转过来而向右前方,实则方向未变;身法左、左共2转;步法从上势撇身捶的左侧马步
变右小马步;手法包括左转掤,右上引,右肘手击法。
  歌诀:
  指档势下顺缠变,
  下塌外碾身左转;
  震脚斩手关节断,
  势小劲整非等闲。

  第十八势 翻花舞袖
  势名考释:
  势名是说明动作形象的。练起来两臂左右上下前后回旋而舞。如果穿上长袖衣服,确能表现出“舞袖蹁跹”的姿态,并且由于身脚也随手翻转,类似鱼龙穿浪翻花之状,其中步法转换也有虚实之分,应注意双足下落时要先左后右震落。如今练此势者,在跳起下落时,往往双足同落,这种配合,是错误的。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以左为主;身法先左左、后右右;步法从斩手一势的震脚发劲后,便跃起在空中旋转360‘,落地为右侧马步,为第一动作。第二动作是转身后左足落实,再出右步,继续左转提起右足与左足并立,再出左步为第三动作、第四动作。手法包括左旋掤、右捋、右收掤、左合掤右劈法等。
  歌诀:
  翻花舞袖左转身,
  跃起旋转捋化劲。
  落步松沉虚实变,
  袖里乾坤取人魂。

  第十九势 演手红捶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动作3个与上势第4、5、6同,作用亦同,功用歌诀均同。

  第二十势 拗拦肘
  势名考释:
  因肘步虽是以右为主,而右肘前发,右足在后,配合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叫做“拗拦肘”,顾留馨、沈家桢合著《陈式太极拳》加“飞步”二字,表示步法纵跳。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左、左凡三转;步法从演手红捶的左弓蹬步向左前方跃出变左后虚步、左前虚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进步掤、左转身掤,退左步发右肘等法。
  歌诀:
  拗拦肘飞步随变,
  靠肘挤拴身左转。
  双手松合胸前,
  可肘可拴惊敌胆。
  (待续)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239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