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洗髓经古本诠释![]() [原文)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也。中行凡二十七穴。 鼻柱下:素髎一穴:在鼻柱上端。 水沟一穴:一名“人中”。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阳明之交会。 兑端一穴:在唇上端。 龈交一穴:在唇内齿上,督任二脉之会。 额上行:神庭一穴:直鼻上发际5分。督脉、足太阳、阳明.3三脉之会。 上星一穴:在神庭后入发际1寸。 囱会一穴:在上星后1寸5分。 前顶一穴:在囱会后1寸5分。 百会一穴: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1寸5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容豆。督脉、太阳之会交。 顶后至项:后顶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1寸5分。 强间一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1寸5分。 脑户一穴:一名“迎风”,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1寸5分。督脉、足太阳之会。 风府一穴:一名“舌本”,入顶发际1寸、脑户后1寸5分。顶大筋内宛宛中。 哑门一穴:在风府下。 背脊下:大椎一穴:在第1椎上陷中。三阳、督任所发。 陶道一穴:在项大椎节下间,督脉、足太阳之会。 身柱一穴:在第3椎节下间。 冲道一穴:在第5椎节下间,一名“神道”。 灵台一穴:在第6椎节下间 至阳一穴:在第7椎节下间。 筋缩一穴:在第9椎节下间。 脊中一穴:在第11椎节下间。 悬枢一穴:在第13椎节下间。 命门一穴:在第14椎节下间。 阳关一穴:在第16椎节下间。 腰俞一穴:在第21椎节下间。 长强一穴:在脊骶端。 李时珍曰,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注:篡,即夺取,指开始。又似“缠”的借宇。如下旬“女子络阴器”之“络”,和“绕篡后尾翳穴”都指绕缠之义),女子络阴器(注:男子茎、女子阴器,均指生殖器),合篡间,俱绕篡后尾翳穴(原注:前阴后阴之间也。注:前阴,生殖器;后阴,肛门。二者之间一穴,又名会阴穴)。绕臀, 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原注:在阴尾尻骨两旁,各二穴)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腧(原注[下同):21椎下)、 中枢(10椎下)、筋缩(9椎下)、至阳(7椎下)、灵台(6椎下)、冲道(5椎下)、身柱(3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1椎上),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顶后入发际-5分)会阳维,入舌本,上至风府(顶后入发际,1寸大筋宛宛中)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在枕骨上)、强间(百会后3寸)、后顶(百会后1寸)、上巅。历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前顶(百会前1寸半)、囱会(百会前3寸,即囱门)、上星(囱会前1寸), 至神庭(历囱会2寸,直鼻上入发际5分), 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鼻柱头也)、水沟(即人中),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在唇上端),入龈交(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凡31穴。督脉别络, 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小腹直上,贯脐中央,贯心,入喉,上颐(注:即下巴),环唇,上系两目下中央。会太阳于目内眦睛明穴(见阴跷下),上额与足厥阴同会于巅。入络于脑。又别自脑下项,循肩月甲与手足太阳、少阳会于大椎第1椎下两旁,去脊中1寸5分,复下脊,抵腰,循脐络肾。 《难经》日:督脉、任脉,各4尺5寸,共合9尺(3米)。 《灵枢经》日: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张洁古日:督者,都也。为阳脉之都纲。任者,妊也,为阴脉之妊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