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内外双修练就爆发力(正文)

内外双修练就爆发力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如何将传统内功与现代快节奏的搏击术高效融合,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事实上,许多高明之士已注意到并着手研究这一问题了,...
  
如何将传统内功与现代快节奏的搏击术高效融合,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事实上,许多高明之士已注意到并着手研究这一问题了,许多截拳道、搏击专家已经或多或少地加入了这方面的训练,如站桩、采气、意守等。大家都希望从这方面找到一个突破点,使自身爆发力或实践能力有一个提高。笔者练习截拳道多年,也相当重视内功训练,实践证明确实有效、可行。内外双修练就爆发力,大体上可分为下述三步:’
  第1步采气培元
  1.入静放松
  选择一空气新鲜宁静之地,早晚较佳,衣着合适,开始练功。呈站势,双脚开立约与肩宽,足尖平行朝前,双膝稍屈,头顶正中,不偏不倚,下颏内收,舌轻顶上腭,平视前方。含胸拔背,两手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调整好姿势后,思想上排除杂念,肌体从头至脚再从脚至头都要相应放松,呼吸自然轻松,人静后可进入下势。
  2.丹田贯气
  人静后,调整好呼吸,深长轻匀,轻松自然,吸气时用鼻吸气,意想宇宙中之真气随自己吸气通过头顶百会穴及全身毛细孔进入自己体内存于丹田,呼气时口微张、舌放平,意想体内浊气随吐出之气一起排出。然后再吸气、呼气,反复进行。初时可练习几分钟至10分钟,熟练后可增至半小时,然后进入下势。
  3.意守丹田
  贯气完成后,双手交叉放于丹田(小腹)之上,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不再注意呼吸,要更进一步放松入静,意想宇宙真气如丝如缕通过百会穴及全身缓缓进入体内存于丹田,初时练习几分钟至10分钟,熟练后可增至半小时。
  4.收功
  双手搓热,轻揉面部数10次,全身轻轻拍打,慢步行走几分钟便可。
  练习丹田内功要心平气和,心情不愉快切莫练习;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心要静而忌气浮。刚开始练习可能一时无法放松入静,切莫要马上就去放松人静,或姿势不太正确而浮躁。应慢慢来,一时不能排除杂念就任其去想,想了过后不就排除了?姿势对于炼丹田内功并不十分重要,须知内家重意不重形。
  第2步以气催力
  以气催力就是发力,是在全身整体发力的同时运气加意念。李小龙曾提到过流动内力,只是李小龙感悟到了流动内力(内气)的存在,但是他并不十分在意如何去培养这种内力,这与他所接触的武术环境是大有关系的。昔日他把这种流动内力(内气)发挥到了极至,也就是闻名天下的寸拳,但是他却不知怎样采气培元,也就是只知用而不知养,这也许与他英年早逝有相当大的关系。
  以前手直拳为例,备一沙袋,先作全身热身运动,使通身微热,进入一个良好的运动状态,保证身体各部位灵活,发力顺畅。此时体力充沛,精神愉快。呈警戒式于沙袋前。前手直拳要求快速击发,全身整体协调发力,无预兆动作,一动全身动。作直拳突发时,要求后脚蹬地,腰向左疾转(右手直拳),同时送肩出拳,几个动作应在同一时间启动,而非先蹬地再转腰再送肩发拳,是整体协调发力。同时意想内气随发拳由丹田沿手臂顺势而冲出。发拳时可配合“哈”的一声,也可以不发出声,但是需向外呼气,在拳欲接触目标瞬间猛然闭气加速,意想内气由拳面冲出。闭气时小腹鼓起,以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度作用于目标,快出快收。以此为参照再进行其他发力训练。以气催力练习要求体力充沛,精神愉快,每次练习不要想练了多少次,而要高质量地完成每一拳。每天练习不宜超过10分钟。同时可配合其他力量性练习,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扩举哑铃、举杠铃等。
  第3步实战训练
  找一助手,穿带好护具,进行实战训练,于实战中学会熟练运用爆发力。
  爆发力是技击中追求的力,须知爆发力不是强练出来的,既要内炼,又要外练,更要有效结合,最主要的就是会用。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236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