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正视膝痛(正文)

正视膝痛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太极拳习练方法纠误 2003年l 2月27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了“2003年太极拳国际论坛”会,研讨太极拳发展的问题。 ...
  

                                   ————太极拳习练方法纠误

    2003年l 2月27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了“2003年太极拳国际论坛”会,研讨太极拳发展的问题。
    在“论坛”召开的前几天,12月20日《人民日报》和12月23日《广州日报》,先后发表了同一标题为《腿部有损伤的中老年人不宜练太极拳》的文章说:“甘肃省对345名练太极拳的人调查,发现有42.3%的人患膝部关节痛,其中58,7%是练拳之后才痛的。”
    这个信息,对练太极拳的人特别敏感并成为这次“论坛”的重要话题。有几位与会代表闻讯就立即到“论坛”附近的办公室,查找上述的报纸看。
    有的代表对上述信息表示怀疑说:“甘肃是怎样调查的?太极拳是能防治疾病的,怎会引起膝关节痛”;也有说:“我练太极拳也有十多年了,  可没有膝痛这种毛病!”……该文写道:“科学的太极拳运动,是可以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起到按摩治疗腿部劳损作用,但是练习不规范,却又容易造成各种运动性损伤。”但是,文章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么多人练拳都不规范?而膝关节痛又多是练拳引起的。
    这位长者分析说:甘肃省被调查的对象,很可能多是练“竞赛套路”的人,练“传统套路”的人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患膝痛。他认为“竞赛套路”有不少动作是不规范的,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据此,他建议修改1956年和1960年先后出版的24式和8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并强调说,这些套路已推行40多年了,国家宪法尚且一再修改,这些套路有不规范之处,为什么不可以修改?
    不少代表担心,太极拳会引起膝关节痛的信息,会使初学太极拳者存戒心而影响练拳的积极性;也会使想练太极拳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人会望而生畏“不敢问津”,从而大大妨碍太极拳运动的深入发展。
    笔者是个太极拳迷,练拳数十年如一日,大约练了30年左右的“竞赛套路”,对增强体质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也因此而经受过长期膝部关节痛之苦。至1987年改学传统杨式太极拳(详见拙作《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一文,刊于《武林》2003年第l期),当时还是有严重膝关节骨质增生,曾多次到佛山中医院治疗,该院住院部主任潘国全医师曾拿着我的X光照片告诉我:“你双膝骨质增生十分严重,最好还是去练太极拳(后来才知道他的父亲是广州人称“太极皇”的潘炎流先生)。”果然如他所说,我经过积极学习传统套路两三年后,膝痛逐年减轻,四五年后就很少疼痛了,现在徒手也可以登山。
    笔者练拳的经历以及所知广东右换步时,明确要求:“上体后坐”、前“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即所谓“后坐撇脚”),然后再踏实前脚成弓步。这种换步方法,比起传统套路,不是简化了,而是复杂了。以“左右搂膝拗步”为例,“传统套路”左右都是三个实步两个虚步,而“竞赛套路”左右都是四个实步三个虚步。如果单纯步法数量增加,而增强运动量还不要紧,问题在于这种不合规范动作的增加,使膝关节受到严重的损害:由于身体后坐’“脚尖翘起微外撇”就必然是以脚跟为轴转,这就使得腿的转动与腰胯分离,而不是脚随腰转。这种不良的转动,使左转时,左膝偏向左歪,右转时右膝偏向右歪,连脚尖也不能对正,更不用说百会穴、会阴穴与涌泉穴之间成垂直线了。这样“撇脚”,当站起来时,大大增加了两膝之间、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力和加重了小腿的负荷,时间长了两膝安得不痛!那么“撇脚”后是否可以“以腰带腿”呢?当然可以,可是这样转的话,因身体坐实后腿,而勉强用腰去带前腿,又必然使后腿受到腰胯大力的扭曲,
久而久之就会扭伤,要想膝不痛也难!
    第三,竞赛套路较注重外形动作,对内在方面注意较少,特别是与意、气、力的结合较少,谈不上“气遍身躯无少滞”、“以意运气”、“气与力合”等等,形成内外不协调,呼吸与动作不调和,使气血不流畅,甚至堵塞(请参阅上文提到本人的拙作),这些都是导致膝关节痛甚至其他关节痛的重要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太极拳的规范问题是当前太极拳运动中的重大问题,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使太极拳运动更规范地走上正轨而深入发展!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226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