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练武注意肌肉的练偏(正文)

练武注意肌肉的练偏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练武的根本是在练肌肉,肌肉的强度,肌腱的长度,肌肉的联动和灵敏。所以武术有练则灵不练则废的特点,这是因为肌肉的优良程...
  

  练武的根本是在练肌肉,肌肉的强度,肌腱的长度,肌肉的联动和灵敏。所以武术有练则灵不练则废的特点,这是因为肌肉的优良程度与肌力,肌腱的长度,和肌肉所含的神经数量有直接关系,要想提高以上三点中的任何一点,没别的,练----------

   但肌肉又是怎样练偏的呢,这还是要从肌肉说起。人可以做很多动作,武术书里有的是,什么推拉劈砸盖冲炮,但这样分太不科学了,因为其中一种方法可以用很多种肌肉联动方法做出来,其实肌肉只有一种动作,那就是“拉”,肌肉都是有起点,止点的,是用来联系各骨之间的,肌肉可是绝对没有“推”的,就算是“伸”,那也是靠不同肌肉相互之间的“拉”来解决的,所以人体的运动是靠不同肌肉的 松与紧 来解决的。全紧,想象一下;全松,那就更不用多说了。所以是松紧配合产生联动,而一种武术不过是众多联动中的一部分,若长期练下去,会使被练的一部分肌肉比常人强,而使其他肌肉退化(肌力,长度,神经)结果练偏了。

   就算太极拳也是如此,为什么太极拳大师练的太极拳都有所不同,答曰:肌肉联动不同为什么太极拳能借力打力,是发明太极拳的人就想发明一种能借力打力的拳法,还是有了很高的武学修为,经过反复实践,偶然发现一种联动能起到如此巧妙的效果?那练拳又为什么执于太极拳,是因为太极拳看起来最奥妙,而又很难懂?所以如果真想融合众家之长为己用,还是应先从研究肌肉联动入手。如果只是为了增强实力或一技之长,那我这片文章算是白写了。

  劲是由何而来? 不管是支撑身体(步法),稳定身体(身法),还是出拳方法,都是由全身肌肉配合而成。不论是拳法不同,还是每种拳法中的招势或劲道不同,都是由肌肉配合而成的。人生下来肌肉数目都一样,武术有所造诣的人不是比别人多练出几中奇特的肌肉,而是掌握了更多的肌肉配合方法,或掌握了常人不能掌握的肌肉(深层肌肉,肌肉可有一多半是深肌,而大多数人却掌握不了几块)。

  太极拳是去感应别人的力,八卦掌是利用步法身法与掌法的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而形意拳(不太了解,请指教)是想练出各种劲法。劲有脚起,从步法身法到拳法的配合(还有头部面部舌部,与呼吸方法)无不是肌肉配合而形成的。可以说人体一切自主反映都是由骨骼肌的配合而形成的(摘自人体力学)(眼球也不利外,使眼球活动的肌肉有七块)。再配合自身重力,要想掌握所有肌肉配合方法(劲道),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买一本人体肌肉解剖图来研究一下你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什么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形成。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959.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