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拳辞典》近日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海内外太极拳界引起广泛反响,应广大网友要求,博武网为该书举行了网上首发式,并邀请了该书作者余功保先生来到博武网,与国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直播活动于2006年1月18日15:00-16:00举行,直播期间,余功保先生与广大网友就《中国太极拳辞典》一书以及太极拳这一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以下为直播实录:
[主持人 ]:中国太极拳辞典网上首发式马上就要开始了。该书的编著者、著名武术文化研究专家余功保先生已经来到了博武直播室。
[余功保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参加今天的讨论,感谢大家对这本书的关注。
[主持人 ]:在今天的直播后,将从参加的网友中抽出十名幸运者,赠送有余先生签名的《中国太极拳辞典》。下面请余先生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有关情况。
[余功保 ]:1999年,我曾经编写出版了《精选太极拳辞典》,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那本书在当时是世界上的第一本太极拳辞典,受到了海内外武术拳界的广泛关注。《精选太极拳辞典》出版后,很多人很热心,大家在鼓励的同时,提出了不少建议。因为是精选,所以收录的范围就有一定的局限,后来我一直在考虑搞一本更加全面、系统的。数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接触面的不断扩大,资料积累的更加系统完整,编写一本更加全面的太极拳辞典不仅是太极拳发展的需要,本人也将其作为一项责任。于是有了这本《中国太极拳辞典》。特别需要说的是,在《中国太极拳辞典》编写过程中,很多太极拳家、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对编写方法也提出了很多建议。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张建林先生也付出了很大的劳动。
[taji2000 ]:祝贺余功保先生的《中国太极拳辞典》正式首发!!!!
[余功保 ]:谢谢!
[沧海一声笑 ]:余先生您好。
[武术队 ]:祝余老师新年快乐!
[余功保 ]: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主持人 ]:就我们所了解的信息,《中国太极拳辞典》出版后,国内外太极拳界反响很好。
[余功保 ]:应该说还是可以的。
[余功保 ]:最近一段时间来,我收到了国内外很多来信,大家就这本书谈自己的看法,大家既充分肯定这本书的价值,有些专家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来进行研讨,我也希望更多的人不断提供一些观点,资料,以便今后的扩充与修订,我认为这都是一种很好的学术风气。
[taji2000 ]:余老师请问你还会继续完善《中国太极拳辞典》这一书吗?
[余功保 ]:中国太极拳辞典是一项系统工程,还将会不断完善。欢迎大家提供各种资料。
[太极一丁]:主持人好
[主持人 ]:太极一丁好!
[太极一丁]:我是钱塘太极网的斑竹,看到了这本书,不错。
[余功保 ]:钱塘太极网办的很有特色,我也做为辞条收录了,浙江的武术总体来说发展不错。
[我也是主持人 ]:我也同意TAIJI2000的意见,是有很多没收进去,但是我想因为现在信息时代,很多
信息千变万化,相信再版的时候会再补充修正的,是不是?
[余功保 ]:由于篇幅的原因,肯定还有一些遗漏的,将来会不断的补充。
[taji2000 ]:我建议最好能够配套开发《中国太极拳辞典》电子版!这样就更能更快地进行及时的更新!
[余功保 ]:谢谢你的建议!
[太极一丁 ]:现在杭州市场上这本书比较少,我在网上介绍了这本书后很多人向我要这本书。
[主持人 ]:博武商城有售。
[嘟嘟~~ ]:余老师你用多长时间写的这本书?
[余功保 ]:积累资料用了几年的时间,集中编写将近一年的时间。
[主持人 ]:您这本书的前言写的很精彩,这也是您的书的一个特点。
[余功保 ]:一本书的前言是它的纲要,你要表达的意思在这里要有所反映。要把思路说清楚。
[主持人 ]:您在这本书的前言里专门谈到了“动静相生”的问题,您认为它在太极拳体系中地位很特殊么?
[余功保 ]:这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也是它的核心原则之一,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基准原理,也是太极拳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们全面、深刻、客观地认识太极拳也就应该从“静”和“动”这两个方面来切入。我认为认清这一点对认识太极拳很关键。
[梦想2008 ]:我在淘宝网上也看到过这本书,店名好像是太极堂,搜索一下就可以。
[主持人 ]:您在著作中专门提到了太极拳的道、法、术、功四个部分。
[余功保 ]:太极拳的道、法、术、功是整体的,他们多角度、有机协调的整体性体现了其本体架构。道:就是太极拳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人文内涵。太极之道在于和畅,和谐、畅达。太极拳的“道”最核心之处在于健康,包括健康的精神、健康的追求和健康的形体。太极拳所倡导的是一种中正温润、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法:太极拳的原则、方法。它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纲要纪,又彰显在太极拳锻炼的细微末节,是太极拳所循之“规”,所蹈之“矩”。术:太极拳的具体技术要领。太极拳的招、式都是术的表现,学习、研究太极拳都离不开招式、套路,它是掌握太极拳的基础。
[余功保 ]:练太极拳由术入手,术是“后天”之锻炼,逐渐积累为“厚”,再由“厚”返“约”,由“后天”返先天,达到自然、自如之境。功:太极拳的内功、修养。是通过自我的科学锻炼,不断体悟,提高自身素质。所谓“如一”,就是功的成就化融合,“一”就是内功外技的高度统一完成,并达到水乳交融的无障隘对接。太极拳的道、法、术、功是一体化的,不可分割,互相渗透,密不可分。
[我登陆我登陆 ]:我登我登,我好不容易上来了,向余老师问好并致敬,我非常崇拜您这样的学者,把太极拳提高到文化的层次上,对太极拳走向世界,继承和发展都是质的飞跃。
[余功保 ]:过奖!过奖!
[太极一丁 ]:我在想如果今后辞典重新修订升级时能和各地区的主要武术团体取得联系这样资料回更全面更丰富。
[余功保 ]:建议不错,非常感谢!为了更好的和大家交流,这本书专门建立了官方网站。
[主持人 ]:这也是世界上为武术书籍专门建立的第一个官方网站。网址是:www.e-taiji.net.
[笑容 ]:哪里能买到您签名的《中国太极拳辞典》?
[余功保 ]:签名的买不到,可以送,哈哈!
[太极一丁 ]:请问余老师这次只发了5000册,第二次印刷发行大概在几月。
[余功保 ]:第一次出版后发行的很快,我想今年内有可能就进行第二次印刷。
[上善若水 ]:余功保先生您好,拜读过您很多书,都很有特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您这本《中国太极拳辞典》的特点,您认为应该是什么?
[余功保 ]:我觉得应该是“客观”。这本书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个工具书,所以在所有的辞条收录中都抱着一种求实、客观的态度。不带有任何偏见。我觉得这是我们在武术研究中应该持有的一种态度。
[金刚捣锥 ]:余先生您好。感谢您为太极拳推广所做的工作。我已经买了您这本《中国太极拳辞典》,对于几个主要流派的太极拳您收录的比较全面了,现在各个地方好像冒出来很多新的流派的太极拳,也说是传统的,您怎么看?
[余功保 ]:太极拳流派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现象。不是是封什么流派就有的。具有流派至少要有几个条件,比如习练人数众多,传播的地域广泛,技术要有特色,理论上要完备等,还要大家都承认。流派的问题是对先人的总结,不是自己来随便封。太极拳流派众多是好事,但泛滥了就不好了。
[taji2000 ]:我们抽中的10个幸运者的书,能不能有余先生的签名?
[主持人 ]:我们已经准备了十本余先生签好的名书,直播结束后抽取十名幸运者。
[主持人 ]:请这十名幸运者注意,将本人的收信地址告知博武网。我们将尽快把书寄出。
[飞刀 ]:余先生您好。您认为当前太极拳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余功保 ]:可能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我觉得还是要大力提高太极拳发展的层次。加强太极拳的文化性研究与宣传。 太极拳的文化价值还远远没有发掘充分。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密切相关的。
[武艺 ]:我这刚来电,还好能赶上。啥时余老师能出一本对太极拳古谱解释白话文。
[余功保 ]:看时间安排,可以做一些尝试。
[白鹤亮翅 ]:现在太极拳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内劲 ]:余先生您好。请问您怎么看传统太极拳的变化问题?
[余功保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太极拳,以开放的胸怀来研究太极拳,以整体的思维来感受太极拳。太极拳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一部太极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变革史,太极拳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革新家,如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杨澄甫、孙禄堂、吴鉴泉等,他们每一次充满勇毅与智慧的“动”,都带来太极拳技术理论体系和社会传播的一次飞跃。可以说没有变化就不会有太极拳今天的普及局面。也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太极拳也还有一些可以变的地方。但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随意变,不能轻率的变。 要变,你先要问问自己,你掌握了它的规律了没有,你把传统的东西掌握了没有,没有掌握,就容易变出格。
[宝剑 ]:我是一名初学者 请问先练哪套太极拳
[余功保 ]:一般来说先练习24式太极拳。
[武艺 ]:辞典中的人物录用的标准是什么?是否有遗漏?
[余功保 ]:选择人物肯定要有一定的标准,一是要考虑他的范围,横向的面,再有就是不同的时期,历史的纵向性,还有就是不同流派和地域的代表性。另外还要考虑一些人的特点。比如,他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有突出的成就,但肯定会有一些遗漏。欢迎大家给我来信进行补充。
[动静相生 ]:请问余先生,年龄较大的人练什么太极拳较好,谢谢。
[余功保 ]:年龄大小没有太大关系,主要看体质。和你本身的喜好!
[出招不见招 ]:有人说现在的太极拳家和以前相比功夫差了很多,是这样的么?
[余功保 ]:每个时代的拳家都有各自特色,衡量的标准也不一样。从下功夫来说,现在的拳家的确没有以前的一些拳家下的功夫大。这也要具体看,以前的少数武术家,比如一些职业武术家,专门练武术、教武术,就把很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武术上。现在人大家都有工作,职业武术家少。另外一个方面,现在的很多太极拳家在推广上发挥的作用是过去的太极拳家没法比的,这也有现代的条件,比如传播手段,过去没有这样先进的方式。所以比较不同时代的拳家要多角度去看。
[阻击手 ]:余老师,太极拳真正的实战水平,究竟如何,您是否能给说说.
[余功保 ]:太极拳做为一种武术,在技击上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如果有你有兴趣,可以拜访一些太极拳高手,向他们当面进行请教。
[站桩的人 ]:余功保先生您好,您在几本书中都提到了太极拳是“哲拳”,别的拳不是么?
[余功保 ]:其实中国太极拳的很多拳种都有哲学内涵。太极拳可能这一特点更突出一些。理论研究是某些传统武术的薄弱环节。太极拳却最大限度地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养料,甚至出现了近乎“纯哲学化”的拳论。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令人眩目的,并—一在实践中找到对应。从这一点上讲,太极拳是以一种体验的方式在阐述自然规律,即以四肢、躯体为语言,讲述着中国古人对生命、对运动的理解,这种方式是激动人心的。所以太极拳又有“哲拳”之称。
[武艺 ]:现在有些太极拳师教拳动不动上万块钱,河南有个学校就这样,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余功保 ]:教拳适当收费是可以的,收的太多就不好了。
[太极一丁 ]:建议如果书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全面发行时在当地的武术协会或组织发一些海报和诸如宣传资料一类的,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因为很多老武术者不懂上网,信息来源比较滞后。
[余功保 ]:建议很有道理!
[主持人 ]:今天的直播时间就要到了,感谢广大网友的参与,下面我们将抽取十位幸运者。他们是:
taiji2000,太极一丁,笑容,梦想2008,上善若水,武艺,内劲,飞刀,站桩的人,金刚捣锥。
[主持人 ]:感谢余功保先生!谢谢大家!
[余功保 ]:谢谢各位!再见!
[主持人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