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 自学太极拳要避开这些误区(正文)

自学太极拳要避开这些误区

2016-09-16   张邦坤
核心提示: 自学太极拳的好处很多,同时也很容易走进太极拳的误区,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跟着太极拳视频教程来学习下如何自学太极拳,以及...
  
 

      自学太极拳的好处很多,同时也很容易走进太极拳的误区,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跟着太极拳视频教程来学习下如何自学太极拳,以及太极拳的误区都有哪些?以下太极拳教学会有详细的解说。来了解一下吧!首先是修炼太极拳会存在许多的误区。

      下面,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是哪三个误区。太极拳修练误区很多学武者埋怨练太极拳,达不到技击效果。本人从小随师学习太极拳,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对全套拳法进行演练,但却从太极中修练出较好的技击劲力效果。对后期的拳学修练帮助巨大。现将其修练中的误区言明,以求与各位同好共提高。 

误区一

      练拳时讲呼吸,但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呼吸,造成修练反为呼吸所累;讲练气,但不明气,不知气从何来,要从何去从何用。拳中所用之气,有别于养气功中的气,它还要在这个气的基础上,通过呼吸,配合拳法,达到以意带气,以气摧力,力达四梢。

      我们都知道练习太极拳对呼吸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当你的太极拳功力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的时候,就不要勉强自己进行深呼吸,先一步步的来。现在有一些师父讲究在太极拳练气中,循奇经八脉运行,但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功,这只能增加气血运行,气感认识,增加意想效果罢了。

      真正要练到气为技击所用,还必须拳路运行方法/呼吸/意念三者合一,缺一不可。怎样练呢?拳架姿势正确无勉强后,气沉丹田,采用逆腹式呼吸,把一个姿势分成蓄劲和发劲二部分,蓄劲时吸气,气沉丹田,发劲时呼气,气四肢,也就是说一个姿势运行到最后,其意念落在四肢。初学时其贯气意念按修练需要,先着重把意念单独落在两脚上,或单独落在两手上,有所得后再四肢合练,再从拳的虚实中,配合意念虚实。 

误区二

       练拳首先要练的就是我们的下盘,下盘要稳,要扎实,我们的拳才不会虚,我们的太极拳练习才会更加有效。下盘锻炼思想错误,大多太极拳修练者,都没有一个针对性的下盘训练课程,加上过分的.超前的讲究迈步如猫行,造成行拳患得患失,造成不自觉的腿部紧张,气不达下盘,如无根之树,那还有劲克敌。过分讲究松柔,把武功变成养气功,一个拳架运行未完,害怕不松,气不达梢。拳经先求开展。为的就是把肢体放开,自然而然。

误区三

      单一的节奏,不能应付多变的战斗。太极拳修练大多重推手,不重散手。或修练只和太极的对拆,战术片面,这样从何谈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必须在实战中,进行听化发劲,才能有所进步。本人才疏学浅,只能在此谈一下我的点滴经验,最主要是在于你本人在修练时,结合自身情况理解贯通,才是最必要的。太极拳运气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太极拳为什么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呢?

      练习太极拳会涉及到运气,通过太极运气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延迟身体衰老。(1)用气就是要把全身的气练的很大,就是外家拳。(2)运气就是把周身之气练成完整一气,运化于四肢百骸,练成之后可以借力打人,用的是功法,这就是太极拳。(3)养气养气也就是常说的静坐,把周身之气练成一团,这三种练气的方法,都能起到疗病保健、增强体质的作用,运气、用气在技击中起到重要作用。

      练习太极拳就要学会运气,不然在练习中你会感到气喘,甚至感觉动作不顺畅,练不下去的感觉。太极拳运气的方法与要求是什么呢?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说明:“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四梢则实而人虚”。什么是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就是气不是由丹田发出来,外形的气,不与丹田结合,只是手动足动,气没有来源,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锻炼对疗病保健,增强体质,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技击,更不能的到要领。正如拳谱上所说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

      所以说打太极拳一定要由内气摧动外形,外形的动作无论是手动足动身动(任何部分的动作)都要由丹田发出来的内气摧动,这样锻炼由内而发外,由根而发梢,才能达到完整一气。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904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