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推手的技巧(正文)

太极拳推手的技巧

2016-01-27
核心提示: 太极拳术是由拳式(架)和推手两部份组成的,拳架是练体,是推手的基础;推手是练用,是拳术的实践。太极拳推手,强调「人刚我柔...
  


      太极拳术是由拳式(架)和推手两部份组成的,拳架是练体,是推手的基础;推手是练用,是拳术的实践。

      太极拳推手,强调「人刚我柔,以柔克刚」。在推手中,功夫越深,化劲越好。推上去圆滑无棱角可袭,并有处处时时扑空失势之感,有随时被进攻和发放的可能。

      太极拳推手的技巧虽千变万化,但必须合理运用「招法」和「劲路」,二者是不能分割的,这里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转移力点,引劲落空。

      例如对方将力作用于我身上某一点前推时,我于同一点以反的方向进行对抗,那么,力大者前推,力小者后退。如果我反抗之点舆对方作用之点并不重合而有一个距离,那么,势必产生力偶而发生旋转。又对方双手把力作用于我横于胸前之右臂,我即使右臂放松,同时以左手加力于对方右小臂,并用腰旋劲,使封方作用点转移而失势,产生旋转的力偶,在这个力偶的作用下封方立即上身前倾双脚浮起,这样就能轻易地把对方推出。可见,「转移力点,引劲落空」是太极拳克敌致胜的一个重要法则。

二、掌握重心,随机应变。

      当力大者攻我,我不能让他打中我「重心」。他打中我「重心」,我必跌出。我走化他,要使他找不到我的重心。我粘逼他时,要使他失去重心,则我一发劲,他必倾跌。在推手中,双方都设法破坏对方的平衡,使之倾跌。为避免重心被封方擎中,就要善于「走化」。首先,应保持「身腰一条线」(即身腰中正,不前俯后仰),营对方用力压迫时,便以腰为轴,向左右转化,随时变换重心,使彼力落空。

三、开节与化劲,蓄而后发

      当对方加力于我时,我必须「节节」松开,拿住手,腕松开;拿住腕,肘松开;拿住肘,肩松开;拿住肩,腰松开;每个关节好似互不相联,全身好比节节链子,让封方之劲落空,不使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蓄而后发」,节节贯串,使腰腿之劲直贯手指。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所谓完整一气,就是节节贯串,节节松开与节节贯串,是太极拳推手中运勤的重要法则。

四、虚实变化,避实击虚

      避实击虚,必须自身虚实变化,极为迅速,始能得心应手。例如对方进攻的力点偏于我身左方,造时,我则将左胯变虚,使对方进攻之劲落空;同时沉劲于右胯,用右腰胯之劲向对方左身部进攻,这样就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旋转力偶。其作用可使对方往右旋转而前倾失势。转变虚实,避实击虚,不仅指在腰胯,左右两手之间有虚实,一手之间有虚实,一掌之中有虚实,乃至周身处处有虚实。「一虞有一虞虚实,处处总此——虚实」。

五、以柔克刚,以巧治拙

      太极拳推手是以「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为中心内容,练习皮肤触觉和**感觉的灵敏性。当对方以拙力推我时,由于相互搭手接触就能「听」到对方肌肉的用力方向、大小、快慢及部位,我则急应缓随,避其锋芒,乘虚而攻;或引其落空,借势而发劲。这就是以小胜大,以巧制拙,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也是太极拳推手主张「以柔克刚」,反对以力相抗的实用意义所在。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830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