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符合人体结构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正文)

太极拳符合人体结构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015-05-14   转载
核心提示:  太极拳与人体结构关系  太极拳的基本身法要求,就是完全符合人体结构的,因此说太极拳的运动具有科学性。太极拳的身法要求...
  

 
  太极拳与人体结构关系

  太极拳的基本身法要求,就是完全符合人体结构的,因此说太极拳的运动具有科学性。太极拳的身法要求为沉肩坠肘(上肢)、松胯提膝(下肢)、竖腰立顶(躯干)、含胸拔背(胸背)、裹裆溜臀(髋关节)、顶头悬(头部)、虚领顶劲(头部)等等。
 
  虚领顶劲头部要注意头顶(百会穴)、下颏、颈部、视线(眼神)的关系。虚领,即下颏微收,颈部肌肉松弛,会使颈椎向上引起。而百会穴的开,则有顶头悬之意动。这是使头颈部保持最佳状态的要求,并是立身中正安舒的首要部分。
 
  沉肩坠肘要求是沉肩而不是松肩。拳论讲“上如浮云,下如流水”,所以“沉”应该是向足下沉,也就是肩井穴与足下的涌泉穴相通。
 
  坠肘,不是由肩到肘,而是由手腕部向肘部松坠,形成肘与肩和手腕部的一个漏斗形。肘尖要有接地感,既能形成上如浮云的意动,也能走出上臂的支撑、前臂的旋动、手腕的松转灵活,同时也不失中,可以说肘是定位点,前臂和手是运动点。
 
  含胸拔背胸部是以肋骨、胸骨和脊柱形成的胸廓,胸廓内有心脏、肺和纵膈、食道、大动脉等重要的内脏器官,使应很好保护的。所以含胸是使胸腔虚空,也就是空胸而实腹,空胸而紧背。即以自己的膻中穴到胸前20厘米处,形成一个气场,以上肢的活动来保护胸腔。拔背是使颈椎的最后一节放松,可以使头部活动自如正直,同时有弛项感,这样就能做到全身的中正安舒。
 
  竖腰立顶因为人类是脊椎动物,脊柱是支撑全身的支架,腰椎共五节,上接胸椎、下连尾椎,是人体上下相连的支架,其中以三四腰椎最为吃力,也是腰部屈曲的关键所在。竖腰是腰椎一节节向上叠加,使脊椎在自然弯曲中,有中正之劲。竖腰也是人类直立后,减轻脊椎负荷的需要。人们应随时保持脊椎的正直,否则就要出现椎问盘突出等脊椎病。在医学上患有脊椎病的人群要高达50%以上,都是姿势不正确引起的。所以太极拳讲立身中正、竖腰立顶也正是为了使脊椎所受负荷和压力降到最低,不出现病态。
 
  裹裆溜臀裹裆是指会阴穴有向上微提的感觉,并可配合气沉丹田。如果没有裹裆,则气沉丹出就没有了作用。溜臀是臀大肌的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和下肢运动的。
 
  松胯提膝这里面提到的提膝,不是弓膝。弓膝单单指形状,而提膝则是指本质动作。提膝是大腿前侧的肌肉上提,而松胯则是大腿两侧面的肌肉的放松作用。充分做到用下肢肌肉支持全身,并保护骨骼和关节,使下肢关节运动得法。
 
  总之,太极拳运动主要是肌肉系统的锻炼,关节作用在于其运动的力度、角度和承受力及适应力等。肌肉系统锻炼对大肌群和小肌群都要有相互的协调作用,使之能够科学合理地运动。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714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